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婚纱在西方的起源与演变

   2015-10-08 互联网网友1367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婚纱似乎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新娘礼服,能在婚礼上穿一身雪白的婚纱,是许多少女梦寐以求的心愿。婚纱的确有其不可代替的魅力。在那一团雪白的云纱簇拥之下的新娘自然显得格外娇美动人。
  
  婚纱的历史只有160多年。在19世纪以前,少女们在出嫁时所穿的礼服各不相同,有的穿白色亚麻直身长裙,有的穿上蓝白两色的棉布长裙,有的在粉红色的长裙上缝上天鹅绒和毛皮作为装饰,有的则将宝石一类的贵重饰物缝在长裙上……
  
  到了1820年,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颜色。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1840年举行婚礼时穿了一袭白色的婚纱,白色这才奠定了它的主流地位———这是因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
  
  早期的婚纱设计得很简单,垂直线条的高腰长裙、有褶裥的袖子和开得较低的领口,质料方面除了丝就是缎,长及足踝的裙的前幅采用直线剪裁,后幅则缀上另一幅拖地裙摆,让新娘走在教堂的红地毯上的时候,拖地裙摆也拖在地毯上徐徐而过,增添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间,婚纱的式样是上紧下宽,低领口已被端庄的高领所取代。采用的质料多为华丽的锦缎,领口、袖口和裙摆还缀上了花边。
  
  到了19、20世纪交替期间,婚纱的质地逐渐趋向轻柔,双绉与塔夫绸最受人们的欢迎。与此同时,由于布料的价格渐趋大众化,新娘礼服从这时开始上升为只穿一次的服装。
  
  1920年,婚纱开始变短,从长及脚面缩短到长及小腿,同时它还兼具舞裙的功能,让新娘在婚礼后的舞会上大派用场。
  
  30年代初期,高雅的紧身设计,使新娘们更显娇媚。40年代的婚纱则以简单的裁剪、心形领口和方形拖裙大行其道。
  
  在提倡女性娇柔气质的50年代,尼龙的问世使婚纱的颜色更加雪白。当时时兴无袖的式样,因此戴长手套成为一种时尚。
  
  反传统是60年代的特色,这时的婚纱也不例外,长度短了许多,有的甚至跟迷你裙没有多大区别,质料以亚麻和棉布最受欢迎。
  
  70年代的婚纱有一种怀旧的情调,褶边、蓬袖和柔软的布料风行一时。
  
  到了80年代,婚纱仍以白色为主,只是式样上趋向多元化,从浪漫、传统到夸张、奇异的设计都有。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的气质与喜好,来选择一袭使自己更楚楚动人的婚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0050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