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清徐县将发出文明婚庆倡议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5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见下文
目前,由清徐县政府文明办牵头,正与清徐县民政局起草一份关于婚庆的“文明倡议书”,防止以后再发生像新郎李瑞佳那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清徐县新郎李瑞佳被朋友击打,住院40天后身亡,连日来,这场因“闹喜”而引发的悲剧,不仅打破了一个家庭的宁静,也触痛旁观者的心灵,掀起了众网友、市民对中国传统婚礼不文明行为的强烈谴责。3月25日,记者采访了山西师范大学黄河民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高忠严,他呼吁,婚礼“闹喜”应有度。
  
  高忠严说,民俗的形成,源自人类社会群体的生活需要,它是趋利避害的心理反映,是一个部落、种族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规章制度,它有规范行为、语言以及心理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民俗中的一部分陋俗出现。“由于民俗具有约定俗成性,陋俗一旦形成,很难扭转,有些甚至愈演愈烈。”高忠严说,比如流行的闹洞房,本是借“打”“闹”的民俗仪式,通过一些肉体考验,让升格为丈夫的男青年明白自己要担负的新责任,明确自己身份的转化,也让新婚夫妻更加懂得婚姻的来之不易,同时表达亲朋对新人的祝福、祝愿。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片面追求婚礼的热烈、火爆,也就被很多人默许为“无闹不成婚”、“新婚三日无大小”等民间俗识,使不少婚礼庆典变成低俗、过激、唐突,甚至是荒诞行为的表演舞台,而它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本应喜庆、谐美、淳朴的婚庆仪式走调变味,甚至引发一些灰色插曲与变故。
  
  应该说,陋俗的改变,要依赖民众的自觉自悟,更要依靠大家的张弛有度。“作为政府部门,也应适当做出正确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传统礼俗中的精华才能够发扬传承下去,类似李瑞佳的闹喜悲剧才不再上演。”高忠严说。
  
  25日,就网友和市民关注的这一问题,记者联系到清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斌。
  
  王斌告诉记者,发生这样的悲剧,他个人表示很意外,也很惋惜,事件已引起了清徐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他透露,目前,由清徐县政府文明办牵头,正与清徐县民政局起草一份“文明倡议书”,将于近日向社会发布。“老百姓的民间习俗行为,我们只能以倡议的形式加以引导,不可能硬性要求。但目前,李瑞佳事件发生后,我们县城里的"闹喜"已经很少了,个别农村还存在,我们会积极做出引导,使其文明行礼。”王斌说。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装扮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