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外国人在中国:带着“山西味”的俄罗斯媳妇

   2015-07-15 网络网友150
核心提示:见下文
回想起八年前第一次来中国时的场景,伊丽娜并不觉得孤单。那犹如生日礼物般的中国之旅,让她流连忘返。2006年,她与中国太原小伙结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中国定居。
  
  一头金黄色的卷发和略带春意的笑容,伊丽娜抽出难得的闲暇时间静坐在咖啡桌前,用夹杂着太原口音的普通话与记者交谈起来。“现在每天都很忙,除了工作外还要照顾10个月大的孩子,这与我之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伊丽娜坦言,在咖啡馆挥霍时间的日子已经很久远了。
  
  2006年8月5日,伊丽娜在婚礼后的第八天与相恋两年的未婚夫从莫斯科来到山西太原。回忆起俩人最初的时光,伊丽娜始终保持着甜甜的笑。
  
  刚来到中国时,伊丽娜为了学好中文,特意找到艾斯博尔培训机构,与那里学俄罗斯语的中国人互相交流,由此便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公公酷爱书法,伊丽娜也耳濡目染地学起了小篆,第一次握笔泼墨便引来亲朋的啧啧称赞。
  
  “2009年是国庆60周年的时候,山西省组织在山西的外国人进行才艺表演,当时十几个外国人有的表演舞蹈,有的唱歌。我的节目安排在第二个,现场用狂草写了‘国庆’两个字,现在想想也是挺自豪的事。”伊丽娜说。
  
  山西是中国出了名的面食之乡,成百上千的面食做法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焖面深受伊丽娜钟爱。“平时在家我也经常做饭,基本上都是中餐。焖面既好吃又好做,把豆角和肉一炒放进面一焖就好了,再加些醋吃。”来山西7年的伊丽娜,早已把面和醋当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伊丽娜也学会了中国的过年习俗——打麻将,在公公婆婆和丈夫的悉心教导下,伊丽娜常常打出“一条龙”的好牌。“当时很快就学会了,并不觉得难。接触以后觉得很有意思,可以提高大脑的灵活性。”
  
  谈及未来,伊丽娜考虑更多的还是孩子和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因为孩子太小,回家不方便,今年夏天就可以带他回去看姥姥和姥爷了。我想让孩子喜爱中俄两国的文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8730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