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从写欠条开始结婚本是喜庆事,但一个女孩却很苦恼。原因说来也简单,未来的公婆为祝福这对新人,准备出资十万元,帮他们贷款买新房。
听来是多么好的事情,但问题偏偏出在男友要给父母打欠条。见女孩不悦,男友解释说,欠条只是让父母放心他们的一个保证。希望女孩今后能好好孝敬父母,如果不孝顺,父母可以随时要回这些钱。
这自然令女孩很难接受。她感觉男孩的做法另有目的,还感觉到一种不信任。但对于尚未过门的儿媳,公婆可以轻易信任吗?
现在许多大城市女孩找对象除了年龄、相貌尚可、身体健康等必备条件外,还有一些不可动摇的前提,如男方要有城市户口,要有稳定的工作,关键要有房。
这不仅难坏了许多年轻人,更难坏了那些生活并不宽裕的父母。须知在大城市买房非同儿戏事。但女孩的家长们也会说,连房子都没有,结了婚让我闺女住哪儿,总不能住大街上吧?话说的不错,将女儿交到另一人手中生活,为了不让孩子吃苦,就要在婚前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
我认识一对自外省到北京求职的年轻人,他们自由恋爱,感情甜美。可惜交往了一段时间就因无力在城市买房而选择了分手。男方的父母为儿子算了在北京找老婆的成本。一套8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还不能在三环之内,以均价一万元计,就得80万,加上装修,即使中等也得十多万,如果再买辆汽车,还不又得十来万。这个年轻人月收入三千,想攒够这些钱,不吃不喝也得三十年。于是父母给儿子两个选择,一是找那些家在北京且条件尚好的女孩,比如买房时父母可以帮助首付的。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女孩就干脆回家,在老家盖房结婚,能省不少钱。
再说那些为子女婚姻买单的父母们,比如送给子女一套住房,结婚时欢天喜地,可是不止一个父母问过我:如果孩子将来离了婚,房产该怎么算?我看报纸上的资料,结婚不满一年的新婚夫妇离婚率高达两位数。这时,如果对方提出平均分割共有财产,岂不傻眼了?于是将房产办在父母名下,做婚前财产公证,签署婚前财产协议,等等,这些看来与幸福美满毫不沾边甚至显得相当冷酷的应对措施一一出炉。
过去我们只从报纸上看到国外有钱人在婚前办理财产公证,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遗孀下嫁希腊船王奥纳西斯时,婚前协议厚达一百多页,对于财产的使用和分配做了非常细致和明确的规定,比如女方可享受的年度费用,男方亡故后女方对产业无继承权等。那时的国民会嘲笑资产阶级婚姻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有一副多么冷酷的面孔。不久前英国更审结了一个惊世离婚案,富有的男方为获得自由之身,付给对方的财产高达上亿美金。
如今,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离婚诉讼因财产分割而闹得不亦乐乎,当事双方皆后悔之前没有看到这一步,未在婚前就将财产关系说清楚。
于是,各种婚前“说清楚”的准法律做法便诞生了。
一个女孩因为买房给公婆打借条而苦恼,一对恋人因买不起房而分手,一个总统遗孀下嫁富豪的婚前协议,现今的婚姻越来越多地涉及财产关系,它似乎不那么美妙,但却是一种现实。随着离婚率上升,婚前在法律上将财产关系讲清楚对于许多人已经非常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承认与保护也已写入国家的相关法律,对于这种越来越成为事实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自然而然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