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找回我儿子的良心。”88岁的黄崇杏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老泪纵横,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武宁县石门楼镇石门村。3月7日,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罗溪法庭联合石门村民委员会前往老人家中,经过耐心劝导,成功在诉前化解了这起追索赡养费纠纷。
2013年春节前,黄崇杏老人来到法庭请求法庭处理其儿子张待关不尽赡养义务一事。法官经过了解得知其配偶已过世,生有长子张待关、次子张待勇,和患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女儿,而次子张待勇又常年在外务工。长子张待关因与老人就邻里关系意见不一发生过争执,导致母子关系不和,此后未尽赡养义务。后经当地公安派出所、村民委员会调解,要求两个人儿子履行赡养义务,但因种种原因长子未履行。接待的法官耐心给老人讲解法律规定,并告知老人待其次子春节期间回家后法庭前往调处。春节后,老人次子张待勇回到家中,法庭立即前往老人家进行调处,经过耐心细致的了解情况,承办法官发现两兄弟因就赡养老人意见不一导致关系不和,法官单独与两兄弟谈心交流,促使两兄弟握手言和。在法官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细致耐心劝导下,老人原谅了儿子之前的过错,与两个儿子达成了关于赡养费支付的协议。
黄崇杏老人的案件是个缩影,近年来,罗溪法庭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坚持司法为民,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该法庭成功诉前调解的纠纷就达40余件,2013年初,该庭已在诉前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起,有效地促进辖区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