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的时候男方需要给女方彩礼,这是传统习俗。彩礼少则一两万,多则十几二十万。彩礼并非给女方父母享受的,而是要在结婚时带到男方的。
全国各地结婚的彩礼规矩的差异
因为有亲戚即将要结婚,过年回家时亲戚们谈起结婚的彩礼问题。我们家那边的规矩是男方稍微给女方出点彩礼钱,再出点首饰的钱,不算多,一般来说男方负责买房,女方负责房子装修、家电以及买车。我认为这样的规矩总体来说,是男女双方很平等的表现。
而在彩礼方面的规矩,每个地方都很不同,就连相隔不远的城市,也差异很大。我家亲戚中有男孩即将娶一个临近城市人家的女儿为妻,那个地方当地的风俗中,男方要出很多彩礼和首饰的钱,差不多要十万八万的。这种风俗就难以让我们家那边的人接受了。
山东西部某些地区,经济条件不太好,非常注重彩礼。那边的男人要娶一个媳妇,女方家会向男方家索要大量的彩礼,这样的彩礼往往是普通农村的男方家庭承受起来很费劲的。我感觉这种风俗不像是“结婚”,倒像是“卖女儿”。而在这样的地区,往往重男轻女思想也很严重,尽管女方家收了大量的彩礼,但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的地位也不高,尤其是当女的没生儿子的时候。
内蒙古那边,有些农村地方的风俗是让男方家出钱请女方全村的人吃饭,这个开支对于男方来说也不小。
我还从网上看到南方一些富裕地方的风俗,则刚好相反,是女方家要出大量的陪嫁,嫁女儿是“赔本的买卖”。
总之,我个人的总结是:贫困一点的地方,“重男轻女,结婚时穷讲究”较多,男方负担很重,婚后女方地位不高;富裕一点的地方更讲究男女平等,女方在结婚时也要承担很多,婚后男女地位平等性高。
没钱只能娶个博士…
昨天看到一个在读博士师弟的QQ签名档“讨论发现学历越高,女方要求的彩礼就越低,看来没钱只能娶个博士了……”
不知道他这签名档是从别处借用过来的,还是他的真实讨论经历,不管怎么说,这句调侃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结婚时女方要求的彩礼与以前相比增加了不少,让男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我看到的周围的人的结婚情况发现,女博士结婚确实要求的彩礼普遍来说不多。好多女博士结婚,没有豪华的婚礼甚至没有婚礼,没有蜜月旅行,就这样朴实地和心爱的人牵手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