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向结婚一起捐献器官的张科伟和马春影致敬

   2015-07-14 网络网友53
核心提示:见下文
向结婚一起捐献器官的张科伟和马春影致敬,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而公民逝世死亡后捐献器官的人数这么多年来一共只有130,1500000∶130,结果是绝大部分患者的死亡或者等待死亡。是中国人没有爱心?地震时,前仆后继的志愿者冒着生命的危险赶赴灾区,救援人员昼夜无休的搜救抢险,几乎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中国人可以为了同胞舍命舍财,却舍弃不了身后的那副躯壳?当我离开,我愿把爱留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喊出这个口号时,你是否愿意献出这份爱心?
  
  昨日,沙坪坝,张科伟和马春影在领证时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谁愿意在结婚当天做些与死亡相关的事儿?昨日,在沙坪坝区民政局的现场,新婚夫妇张科伟和马春影在领结婚证的同时也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愿意在死后将自己所有器官捐献出来。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这是我市第一对在结婚当天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的新婚夫妇。
  
  他,五年前就有捐献意愿
  
  昨日上午10点,在沙坪坝区民政局,一对新人在大厅里忙前忙后地跑着办结婚证,脸上挂着笑容。记者了解到,这对新人男的叫张科伟,女的叫马春影,两个人今年都是37岁。张科伟是市党校工作人员,而马春影是公交一公司133路的司机。
  
  “动作稍微快点,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等着我们的。”张科伟在一旁催促着老婆马春影。张科伟告诉记者,五年前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些病人需要器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在等待中去世,这让他产生了捐献器官的想法。他觉得只要多一个人捐献器官,病人就多一分希望。他还说,由于之前没有相关部门接受器官捐献,为此,他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她,认为有意义愿一同捐献
  
  让张科伟高兴的是,半个月前和朋友聊起器官捐献的事情时,了解到现在可以在市红十字会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听到这个消息的张科伟很激动,回家后就将自己想在死后捐出所有器官的想法告诉了未婚妻。
  
  “我原本还以为她不会答应我的这个想法。”张科伟看着一旁的老婆笑着说,没有想到马春影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还很赞成这个想法,还答应结婚当天和老公一起填写申请书。马春影告诉记者,她也觉得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很有意义。
  
  他俩,把捐献器官看成喜事
  
  “在结婚当天填写人体器官捐献书,你不觉得晦气吗?”当张科伟听到旁人这样的“担心”后说到,3月2日是老婆的生日,而他俩选择在3月1日结婚,是希望结婚纪念日跟别人的不同,有纪念意义。
  
  随后,沙坪坝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张晓燕告诉记者,当她接到这个消息时很意外。“新人结婚一般都忌讳死亡这些晦气的词,他俩是第一对将这种事情看成是喜事的新人。”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陈倩瑜说,张科伟夫妇是重庆市第一对在结婚当天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的新婚夫妇。
  
  两位母亲,一个不意外一个从不理解到同意
  
  小两口忙前忙后时,记者看见他俩身后跟着两个和蔼的老人,一直为他俩拿东西。记者上前得知,这两位老人一个是张科伟的母亲朱万碧,一个是马春影的母亲周本秀。
  
  朱万碧告诉记者,她和亲家都是在孩子们结婚前一天才知道。“我知道儿子这个想法时没有意外,因为他有这个想法很久了。”朱万碧表示,人死后一火化就成了一堆灰,还不如将器官捐献出来救人。而马春影的母亲周本秀在听到女儿的这个想法后,开始很不理解,但是静下来想想后,觉得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也就同意了女儿的做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7672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