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不少新人扎堆成婚。为了应对频繁的婚宴礼金,最近一种“婚宴红条”开始在郑州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在尊重婚俗的情况下,尝试改革红包形式值得关注。
眼下,80后进入结婚高峰,房价、物价纷纷上涨,“婚宴红条”应运而生,使用者取“婚宴红条”一张,代替礼金。下回双方可凭借此“红条”还礼,互不相欠。听众王先生结婚不久,就收到了一些这样的红条。
“年轻人比较前卫,但婚礼打白条,可能还只是个别现象。而且,郑州的红包比较平易近人,200元起步,压力不大,给得起,就不需要打白条。不像一些大城市,动辄要包888元、1288元、1888元等,实在难以承受。”
某郑州婚庆公司总经理李先生认为婚礼送礼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但是现在有些变味,很多人讲排场,礼金逐渐上升,成为一种甜蜜负担。
专家认为“婚宴红条”是一种新出现的民俗现象,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情况,接踵而至的90后可能就能赶上国家宏观调控的稳定期。“婚宴红条”有可能会逐渐消失。河南省婚庆服务业协会会长张素莹:“这种送红条的方式虽然在形式上是一种另类,但是还是有点俗气。应该看看新人到底最需要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媒体、政府还有婚庆协会应该倡导社会和个人特别是新人能不能在尊重婚俗的情况下,还有一些自己的时尚特色,包括送红包的形式也要改革,让大家更能接受,对社会也比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