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关于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法律分析

   2015-07-13 互联网网友69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国家法律对于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态度怎样,下面小编为您详细分析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非婚同居的态度是:凡未经法定结婚程序而结合的二人共同生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法律也不干涉,但鼓励同居当事人自愿补办结婚登记。2004年的《婚姻法解释(二)》彻底否认了非婚同居关系本身的可诉性,即不承认同居当事人之间存在身份关系。
  
  就非婚同居的财产关系而言,同居当事人之间可以在同居关系解除时根据契约约定自行处理,没有约定且不能自行处理的,可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条之规定,“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该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如何处理。而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对非婚同居财产关系以一般共有理论解决。
  
  由于一般共有理论的内涵不明确,且不符合我国民法对共有的分类,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学界提出在司法实践中依据合伙原理解决非婚同居的财产关系。笔者认为,就非婚同居财产关系之性质而言,其既不同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关系,也不同于一般的合伙关系。所以,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无法完全适用法律婚姻的财产规制,而一般的合伙关系又不能全面的解决该财产关系,并且无法保障非婚同居中弱势方的权益。应当注意到非婚同居的财产关系,实质上是接近于法律婚姻的夫妻财产关系的。
  
  因此,在我国法律未对非婚同居采取专门立法规制的现实下,仅简单的依据一种理论对非婚同居财产关系予以规制,必然无法达到全面切实的解决效果。笔者认为,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规制应以契约模式为主,以身份模式为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7132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