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婚庆行业协会统计,今年沪上约有15万对新人结婚,其中绝大多数新人安排在10月后举办婚礼。随着年底到来,新人“扎堆结婚”的现象越发明显,一些新领证的新人发现,要想赶在农历龙年前完成婚礼仪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月前刚领证的田小姐原本想双方亲戚不多,8桌左右的小规模婚宴应该不难找婚庆场所。可去知名星级酒店和餐饮企业一问,发现原本就很紧俏的宴会厅、包房眼下已是“一厅难求”。最终,田小姐将自己的婚宴安排在了明年5月,选的也是一家中档餐饮企业:“星级酒店不仅难定,价格也上涨明显,四星级酒店10人一桌的婚庆套餐价格已经超过5000元,明年可能还要再涨10%。”
某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底遭遇“结婚潮”并不意外:“这些年上海每年结婚的新人数量都在10万对以上,但适合办婚礼的日子非常有限,要么是黄金周假期,要么是双休日,还要考虑‘黄道吉日’。就年底而言,除了婚庆消费是高潮,还有各种公司的年会,即便有新人愿意在工作日举行婚礼,也未必能订到合适的宴会厅或包房。”该负责人还透露,婚宴不同于普通的年会,需要搭台、布景,占用餐饮企业的人力物力比较多,所以婚庆餐饮的价格会水涨船高。
结婚成本上涨24%
“结婚潮”不仅热了餐饮消费,更是零售业眼红的“大蛋糕”。这些天,首饰珠宝、床上用品等供应商纷纷加大了促销力度,希望能赶上“结婚潮”的消费高峰。据记者了解,首饰珠宝和床上用品已经成为婚礼消费的“大头”。眼下,上海新人的婚庆首饰消费额普遍在5位数以上,一套适合新居的床上用品要数千元至上万元。商场方面也加大了对此类产品以及婚礼当天新人“行头”的推销力度。在两周前新世界城举行的“婚庆节”中,首日销售额就达到3250万元,同比上升550%;短短3天的活动中,总销售额更是突破1亿元。
实体商场方面提供的数字反映了新人们的消费热情,而购物网站则发现,即便是新人精明地上网“淘宝”,结婚成本也上涨了24%。淘宝数据显示,去年“金九银十”期间,购买结婚用品的人群共花了1.3亿元,今年已经涨到了3.3亿元;平均到每笔交易,结婚成本上涨了24.3%。一年来,婚庆消费的成交笔数是去年的11.4倍,成交额更是疯涨874倍。与婚庆消费同样增长的,还有提供婚庆产品的网店数量。去年,淘宝上提供婚庆服务的日均店铺数仅为600个,今年已增至4740个,涨幅达到690%,日均上架商品数也有671%的增长。据悉,由于服务种类呈现多样性,婚礼服务费用越来越高。数据显示,网上婚庆服务的人均消费在一年内增长了4倍,迈上千元水平。
朋友结婚“我”要打扮
“朋友结婚,不仅新人要花钱,我要送红包,还要给商场贡献‘银子’(花钱)!”面对本周末即将参加的两场婚礼,易小姐不禁感慨眼下婚庆消费的链条越拉越长,“婚庆消费”正向“社交消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