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沈伟民在例行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经对本市生产的白酒、黄酒、崇明老白酒的18家企业共31个批次酒类产品全面普查,暂未发现塑化剂超标现象。此外,据透露,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的检测,已纳入市质监局日常风险监测范围。
沪31批次酒类抽检合格
“酒鬼酒涉塑事件后,对酒类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是否超标的问题已纳入本市风险监测范围。”沈伟民表示,上海质监部门对本市3家白酒生产企业、5家崇明老白酒生产企业和10家黄酒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查,共抽检了7个批次白酒、10个批次崇明老白酒和14个批次黄酒产品。结果显示,本市生产的白酒、崇明老白酒、黄酒产品均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未发现酒中含有超出卫生部相关规定限值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沈伟民指出,自去年台湾地区发生的塑化剂风波以来,本市监管部门已对食品类塑化剂进行风险排查,这一次,又将排查范围扩展至本市生产的酒类产品。由于酒鬼酒并非本市注册企业、也未在本市生产,因此上海质监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源头监管,但也已紧急配合相关部门,就流通领域的酒类产品作了监管调查。
在酒鬼酒事件中,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检测出具的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对于上海天祥是否具备资质问题,沈伟民透露,该机构注册在上海,今年7月30日取得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15年7月29日。在其检测项目范围内,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所以从事这次检测工作是合法有效的。目前,本市能够做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检测的机构已有13家。
电梯“左行右立”存安全隐患
此外,在昨天的例行通气会上,沈伟民公开表示,“左行右立”不一定利于电梯机件的平衡,应从安全角度出发做相应的探讨。
上海市信访办22日举办的2012年度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座谈会透露,在市信访办接收处理的22788件各类人民建议意见中,群众对于城市管理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便包含了倡导自动扶梯“抓紧扶手”、取消“左行右立”的建议,有声音认为,“左行右立”对于左侧行走或奔跑的乘客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此,市质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沈伟民回应称,“左行右立”在欧美国家是出于文明礼貌的默认规则,但在本地施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并不一定有利于机件运行上的平衡。
“左边老是走人,右边站人,机件失衡,受力不同就会导致机件磨损。”沈伟民指出,近年来欧美也逐渐不提倡“左行右立”了。不过,市民既然已经习惯,也就没有硬性要求进行调整。“我想还是从确保机件装置运行安全和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做相应的探讨。”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