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类板块可谓是苦逼不已,受到塑化剂的毒性传染,白酒企业在酒鬼酒的带路下,销量和股价纷纷下滑。事件发生后,酒鬼酒被不断的降级,股价也是下跌不已,毫无曾经的牛股势头,刚刚说要复牌,又被指不负责任。同时整个酒类板块在负面恐慌情绪的推动下,出现了罕见的板块整体下跌。
在白酒股整体被狙击,被错杀的恐慌情绪下,各家白酒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划清和塑化剂的关联。力求独善其身。当然一旦社会性的塑化剂恐惧症思潮形成,白酒行业中的任何一个想塑造出完美无毒干净的品牌形象基本上不可能。
泸州老窖(000568,股吧)(000568)22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塑料或橡胶器皿,公司产品不存在塑化剂问题。
而之前,会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谢明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泸州老窖不存在塑化剂问题。
此外,泸州老窖质量部部长王明介绍,泸州老窖在包装材料、运输管线、封坛储存等生产流程中,采用“泥窖发酵、陶罐储存、宣纸封口”的古法技艺,结合现代不锈钢灌装生产线,避免了酒体同塑料制品的接触,从根本上有效防止了塑化剂的污染。在位于泸州市郊的酒业集中发展区的国家酒检中心,负责人杨晓军表示,泸州老窖产品在投放市场前,都会由国家酒检中心对产品进行包括塑化剂在内的多个指标的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得以有效控制。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泸州老窖已经完成产品送检,并于22日表示,经国家食品监督检测中心和国家酒检中心检测,公司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
尽管泸州老窖公告表示出被错杀的无辜和无奈,极力的撇清和塑化剂的关系,但在二级市场上看,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还是没有给泸州老窖面子。股价还是被狙击,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泸州老窖近五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22日收盘,泸州老窖报收32.18元,跌幅2.87%。
不过除了行业性的塑化剂风波缠身,泸州老窖还面临着另外的麻烦。那就是偷税漏税的“绯闻”。这对泸州老窖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也对股价的回升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了解,近日,名为晨光财务投资-张小明的微博用户发文称,泸州老窖[32.18-2.87%股吧研报]、五粮液(000858,股吧)[27.46-4.65%股吧研报]2011年上缴消费税仅为6.31%、6.27%,低于最少上缴10%的消费税红线。如若加上这部分的消费税,泸州老窖、五粮液两家酒企去年分别应最少补缴3.04亿元、6.88亿元,共计应补税近10亿元。中央财经大学企业税务专家景小勇指出,上述两企业很有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
文中指出,相比同行消费税比例来看,泸州老窖和五粮液的消费税数据低的有些奇怪。
比如;酒鬼酒[0.000.00%股吧研报]消费税占收入的12.49%、古井贡酒(000596,股吧)[29.51-6.02%股吧研报]消费税占收入的13.30%、老白干酒(600559,股吧)[31.00-3.13%股吧研报]消费税占收入的11.23%,均位于10%的红线之上。仅沱牌舍得(600702,股吧)[23.78-5.56%股吧研报]消费税只占收入的8.95%。
目前,两家白酒龙头企业都没有针对该传闻正是的出面表态。估计是考虑到目前还处于塑化剂的风波漩涡之中,怕澄清不顺,或者是澄而不清再次引起二级市场的不良反应。不过还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老窖和五粮液的消费税真的有鬼?
第一农经分析师王强认为,塑化剂的风波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顶点,目前已经进入了标准制定讨论环节,而且相关权威机构的报告已经显示,白酒行业自身并不存在主动添加塑化剂的可能,公众的恐慌情绪也会逐渐的消退,白酒股的股价有望回升,但是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两家企业估计还有些麻烦。如果不澄清偷税漏税的传闻。估计股价的回升还有些困难。当然我个人觉得,像老窖和五粮液这样的老牌国有酒企,偷税偷税的可能性很小。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