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婚纱、订酒店、找婚车。眼看今年的国庆大假日渐临近,而计划在这个大假结婚的 准新人们也早早开始了婚前的准备。记者从调查中发现,婚庆行业中的“二次消费”、“潜规则”等消费陷阱让不少准新人们显得有些担忧,他们认为一些消费项目 背后的潜在消费,让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而这些背后的消费项目直接导致结婚预算的超标。
“二次消费” 婚纱照套餐背后的“潜规则”
来自山东济南的文小姐打算今年国庆节结婚,和丈夫商量后选择了成都一家知名的某影楼,并和促销员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以3490元的价格选择了一套 婚纱套餐。想到价格和促销员答应的赠品也不少,文小姐便和影楼签订了合同,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之后还有无尽的“招数”等着她。
几天后,文小姐和丈夫早早来到了影楼,开始化妆。化妆前,化妆师问:“你带化妆工具了吗?”文小姐当时就觉得奇怪:“你们影楼没有吗?”化妆师告诉她,如 果要用公共的就比较旧,如果要用新的就得支付90元的材料费。文小姐发现,影楼提供的化妆工具几乎没法使用,只好自己给了90元才完成化妆。后来她发现, 自己在影楼购买的化妆品质量很差,也只好丢到一边再也不用。
半个月后,文小姐按照约定的日期去影楼选照片。按照套餐的规定,她能够 选60张照片,可是摄影师给她们拍了将近200张,每一张都非常美,有太多照片都舍不得放弃。“可以买底片的,一张40元,买得多有优惠。”服务员笑着对 她说。文小姐和丈夫经过一番挣扎后,以35元一张的价格又买了60张底片,最后算下来这又多花费了2100元。文小姐回到家后抱着两本大册子,还有两个大 相框、N个小相框看了一遍又一遍,着实开心了一把。可是心动不过3天,开始发愁,这么多的相框该放在哪里呢?家里早就装修好了,所有的台子上都放好了花 瓶、艺术品,这些大大小小的相框已无处可放,最后只得压在了箱底。
专家提醒 提防陷阱要多看多问多比对
一位从事婚庆行业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婚纱摄影行业中“二次消费”现象比较普遍,顾客购买所谓的套餐后额外支付购买底片费用、购买相框费用等现象也比比皆是,而且这些都是顾客在签订合同之前无法预料的,这些消费项目最后也只能自己买单。
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二次消费”外,不少婚纱摄影企业还把新人“打批发”,为节约时间和成本把新人集中到一起拍婚纱,一些婚庆公司所谓的“金牌主持”也很不专业,个别“山寨”版的主持人甚至在婚礼过程中闹出笑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有关专家表示,新人在婚庆消费中,一定要“货比三家”后再选择消费,遇到拿不准的项目和问题,可以先咨询朋友、同事或有关部门,尤其是某些婚庆公司、协 会等组织举办的各类大型婚庆活动,新人们更要理性选择,因为这些活动大多以收费为目的,在活动举办中私自缩短活动的时间或行程,而让新人“花钱买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