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支招:
1、首先,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必须学会尊重孩子个性。有孩子外向,有孩子内向;有孩子能说会道,有孩子不喜表达;有孩子喜欢画画,有孩子爱好运动……对不同孩子,大人们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去和别孩子比较,忽视自己孩子优势,总拿孩子弱势来“开刀”。比如有孩子不爱表达,家长就硬逼着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这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每个孩子发展是不一样,每个孩子个性也是不同,这与孩子遗传、环境和受到教育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家长不要对孩子“强求”。
2、对不同个性孩子,因为发展速度不一样,所以应该采用不同教育方式。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幼儿园课程设置就是因人而异。比如上画画课,老师对班上孩子掌握得很清楚,这几个孩子这方面能力比较强,可以自己画人了;而这几个孩子相对比较弱,但可以画出人脸,然后用老师给“五官”进行贴图;而这几个孩子小肌肉发展得比较慢,老师就提供人脸拼图训练。这样做目就是根据孩子不同方面发展情况分层次提出教学目标,并且提供不同材料训练孩子进步。孩子受到鼓励能够完成既定目标就能对自己有信心,如果老是给孩子“完不成”任务,孩子会从小陷入自卑;
3、家长要正确地评价孩子,看到孩子“进步”,不能盲目攀比,逼迫孩子做不愿意做事情。但需要注意是,家长对孩子个性注重也不能矫枉过正。比如这个孩子比较外向,家长就特别鼓励孩子表现,即使在一些严肃场合孩子闹腾也不加阻止。其实我们主张孩子个性释放,但也必须要让孩子了解“规则”,要让孩子懂得哪些事情能做,怎么做才合适。家长要引导孩子在行动前多一个思考缓冲期。
4、很多家长有这样矛盾,孩子发展是不均衡,到底是忙着发展孩子长处呢,还是先弥补孩子弱势?我观点是以优势带动弱势。比如这个孩子是安静型,擅长画画,不喜好表达,我建议是就让孩子好好学画画,家长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所画画,这样“以优带弱”方式能起到意想不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