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启动

   2014-07-07 195
核心提示:为更好地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后人牢记历史教训,昨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活动。

欢庆网消息:为更好地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后人牢记历史教训,昨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活动。

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迄今已经77年,幸存者大多已经80岁以上,已到耄耋之年,人数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0多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幸存者也必然会慢慢逝去。纪念馆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遗属、幸存者的后代对那段历史也较为熟悉,长辈们当年悲惨的受害史,往往随着他们的讲述,印入后人的记忆中,成为历史经历传承下去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直接促使纪念馆决定展开遗属登记活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家四代7人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夏淑琴老人表示,她的儿女、孙女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当年那种家破人亡的历史,但她经常教导他们,不能忘记过去,作为当事人的家族,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希望他们的讲述能告诉下一代再下一代,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说:“从有记忆开始,外婆(夏淑琴)就一直给我们讲她当年的悲惨遭遇。令人愤怒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而再地否认侵略历史。因此,我们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将口述历史传承下去。”

朱成山表示,由于特定的身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群体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历史传承的主要力量,在未来的证言活动、公祭活动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纪念馆的目标是在今年12月13日首次国家公祭日之前征集到3000名以上的遗属信息。

启动仪式现场公布了征集热线联系电话,主办方呼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后代或知情人士尽快拨打电话,及时登记相关信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552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