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近日,保监会公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武汉位列四大试点城市之一,从昨起开启2年试点。所谓“以房养老”,是指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政策一出,再度掀起全民热议,然而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未知因素依然太多,为此记者展开调查。
观望风险
房价涨跌是否关系到投保人利益
保险试点正式开启,记者联系合众、泰康、幸福等多家寿险机构武汉分公司,均表示目前没有接到总部通知,暂无最新动态和产品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袁辉教授对记者表示,根据保险公司是否参与分享抵押房屋的增值收益,试点产品分为参与型和非参与型两种。参与型产品是指保险公司可参与分享房屋增值收益;而非参与型产品是指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屋增值收益,增值的部分返还给老人的子女。“产品设计都围绕这两个方向,但是各家保险机构怎么选择,怎么设计,就不得而知了。”业内保险人士陈先生对记者说。
保险版“以房养老”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如果房价下跌,风险由保险机构承担。
袁辉教授对此表示:“如果选择参与型保险,房价浮动风险将由保险机构和投保客户共同承担,如果选择非参与型产品。房价浮动风险则由投保客户承担。”
陈先生对此这样认为:“保险公司做产品设计有丰富的历史数据做参考,针对房屋评估这块,会留下一定的风险冲抵空间。不过,如果遇到房价崩盘的极端情况,保险公司、客户都会有所损失。”
观望细则
投保后,退保成本几何
其实,早在3年前,武汉某银行已开展“倒按揭”业务,俗称银行版“以房养老”。根据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且至少有两套以上住房的老人可以申请倒按揭。记者从银行方面人士获悉,老人办理100万房产十年倒按揭的支付利息在20万左右。
如果老人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以房养老”业务,后又想退出,退保成本几何?
业内学者对此表示:“客户从投保之日起,有不少于30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可以退保。如果过了犹豫期,还是可以退保,不过按照合同要偿还本金和一定的利息。”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是,国内的房屋只有70年使用权,如果过了70年使用权,该怎么办?保监会指导意见显示,保监会将根据试点情况研究制定相关监管制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另获悉,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法规可以自动续期,但续期还要不要交费,以什么收费标准,目前尚无明细。
谁是目标群体
“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不少人对于新出来的“以房养老”持抵触情绪。
陈先生表示:“60岁以上且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有需求就可以投保,其实这里面有一定门槛。从客户角度来讲,一般有独立且明晰产权的房屋,思想相对开放,有改善晚年生活质量需求的老人才是目标群体,这部分群体其实很小众,自身面临的养老问题也并不突出。”
袁辉教授认为,“以房养老只是商业保险助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又一新尝试,它丰富了养老保险产品体系,给老年消费者提供了养老保障服务的新选择。”
资料显示,“以房养老”在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推行多年,比如美国政府自1989年开始试点运行“以房养老”,到1998年转为正式项目,由政府提供担保,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如今每年签约量只有7万左右,市场容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