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昨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近日,六安市2015年预算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其中,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支完全脱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透明度、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安排及部门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调整等内容成为其中重要方面之一。
据介绍,2015年预算编制工作,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启动,较往年提前了近3个月,便于部门、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去谋划项目、论证项目、细化项目,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同时,将以前只在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反映的部门支出以及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加政府购买服务预算。
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在上年已将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将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支完全脱钩。并按照“保工资、保运转”的总体要求,适当提高基本支出财政供给标准;同时,适度扩大基本支出保障范围,将应由财政保障的基本支出,特别是人员支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此外,规范项目预算申报,清理和归并大、小专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级次分为“本级支出”“所属单位及其他单位支出”和“补助县区支出”,类别包括“保障运转类”“发展建设类”“补贴补助类”“其他支出类”等4大类及12小项。并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透明度,继续推进预算公开评审论证,扩大评审范围,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广、专业技术性较强、预算数额较大且不易确定的项目,原则上都纳入公开评审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将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安排;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避免虚报或者瞒报、漏报非税收入;部门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调整。同时,强化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对50万元以上项目制定绩效目标提出强制性要求,推动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逐步形成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