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在打造“一街两脉”提升城市价值上,南海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昨日,备受关注的南海丹灶康园正式培土奠基,这意味着南海西部南北文脉的建设进入快车道,南海以文化引领推动城市升值有了新的载体。
中山大学副校长魏明海,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副市长刘炜等出席了动工仪式。
康园建设分四个阶段
康园位于丹灶镇银河社区苏村,在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景区的基础上扩建,规划控制面积400亩,其中建设面积约150亩,重点建设清代岭南文化街区、七桧堂、万木草堂、七树堂等项目。
“康园规划定位融合市政景观和文旅景区双重功能,不仅是‘有为文化’的学习基地,更是开放式的市民休闲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南海区西部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李耀茂介绍说,整个建设将分四个阶段,“首期我们将配套建设1.3公里长双向四车道的大同路,以及有为广场、丹金大道等,将康园融入丹灶中心城区。”
从高空俯瞰,生态景观带、有为广场,加上昨天启动的康园,恰如镶嵌在丹灶城市中轴线上的三颗明珠,使金沙城区、丹金新城、丹灶城区、物流新城“四城一体”实现集聚发展。
“作为南海西部南北文脉的节点,除了增添一处富含历史人文气息的旅游景点外,康园更将带动周边区域城市升级和区域整体开发。”邓伟根表示,这是南海西部以文化为引领,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价值的重要探索。
文化引领提升城市价值
邓伟根表示,如果说,禅南高三区牵手拉开了岭南文脉建设序幕,康园的动工则标志着官山文脉建设的加速发力,两大文脉实现互动与共振,“期待康园成为‘广东四大园林’之后的第五名园和‘第三代书院’的典范。”
事实上,康园的建设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经过三年多“文化引领”战略的实施,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听音湖片区逐渐成型,以及岭南文化苑、三湖书院、南海博物馆等项目逐渐显露真容,西部南海“岭南文旅第一极”渐行渐近。丹灶镇党委委员区文满说,作为南海重要的历史名人资源,“有为文化”自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传承,康园将成为文化传承和研究的重要载体。
“文化能够弥补城市经济本身发展的不足。”魏明海表示,康梁思想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将成为城市发展催化剂,带来更多的品牌效应,实现城市内涵的提升以及城市精神的凝聚。
“从城市升级到升值,最重要的是注入文化内涵。”刘炜指出,未来要加大对康有为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挖掘,使之成为佛山城市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