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婚礼穿越风盛行 新人演绎汉唐别样婚礼

   2015-07-03 网络网友47
核心提示:见下文

  9月8日15时许,在乌鲁木齐市卫星广场附近的一家酒店里,随着手持玉帛、身着汉服的赞者(司仪)“礼成”二字音刚落,王斌和王荟这对新人的“梦回汉唐”别样婚礼完美结束。
  
  尽管婚礼过程提前排练了一天,且婚庆费用较普通婚礼高出约3倍,但一对新人还是觉得值了。
  
  当日9时40分许,记者敲开了长春路领秀新城中新郎王斌的家门,满屋的宾客和客厅里身着黑红主色汉服的侍女及戴着高帽的赞者,再加上没有人高声说话的庄严气氛下,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新郎王斌今年27岁,是一名网游工作人员,他要迎娶的新娘王荟今年25岁,婚前两人就曾商量要办一场有别于朋友的婚礼,不仅要难忘,还要别致。经过多方寻找和咨询,最终他们决定用汉唐方式婚娶。
  
  婚礼当天,王斌先跪拜父母并奉茶进行醮子礼,然后从母亲手中接过了一对在汉代婚礼中象征阴阳和谐、忠贞专一的陶瓷大雁,过程虽短,但一身宽袍大袖大红喜袍行完礼的王斌早已是满头大汗。
  
  而在迎亲过程中,王斌遭遇了“守门”难关后,开始行奠雁礼。即新婿跪岳父母,奉茶后将一对大雁恭敬地递给岳父母并叩首。礼毕,王斌经过艰难地攻关终于进入新娘闺房。
  
  这时,跪坐在床上的新娘一身褒衣博带大红喜服,头上插满了金色的发钗。一副古典美女出嫁图映入记者眼帘。
  
  当然,更加严酷的“考验”还在等着这对新人。在典礼现场,随着悠扬的汉乐响起,婚礼正式开始,赞者和身着汉服的4名侍者出现在喜台上,赞者开始大声咏唱诗经《关雎》,并附上赞颂词。赞颂完毕,新郎登台,新娘则用扇子遮脸坐着4个侍者手抬的喜辇从缓缓打开的厅门中绕行来到喜台。
  
  正婚礼持续了近30分钟,一对新人全程一言未发,整个过程全是在“赞者”的指挥下,行拜各种礼节。其中有却扇礼、沃盥礼、对席礼、同牢礼、进馔礼、合卺礼、解缨结发礼等10种仪礼。
  
  记者发现,整个典礼中,“赞者”不像其他婚礼司仪那样诙谐幽默,他只是手持玉帛抑扬顿挫地宣读和解释各种礼制,现场严肃而庄重。其次是新人的衣服古韵十足,新郎的帽子和新娘的凤冠头饰虽然不是真金,但重量却达半公斤。“从来没有试过头上顶这么重的头饰做各种礼节。”王荟说,虽然之前进行过排练,但临上场还是因为头饰太重休息了好一会儿。
  
  “这样的方式很好,礼节上突出感恩父母,长幼有序,虽然没有平常婚礼那么热闹,但是看完了之后让人很感动,很难忘。”王斌的叔叔王新革兴奋地说。
  
  而新郎一位即将结婚的朋友则表示,自己的婚礼还是会选用传统方式。“是挺个性的,但礼节太繁琐”。
  
  负责筹划组织这场婚礼的婚庆公司营销总监刘壹萍告诉记者,从今年元月开始,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策划了10场这种传统中式婚礼,而新人们多选汉、唐、明时期的婚礼礼制。
  
  据记者了解,这样一场个性化的婚庆费用,较平常婚礼的婚庆费用要高出约3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4235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