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玩具、“毒”婴儿洗浴用品、“毒”奶粉,近日央视又爆出专为儿童设计和使用的“仿瓷餐具家族”出现了“甲醛碗”。几乎各类婴幼儿用品都传出过不安全的负面消息,面对着各种“毒作物”的包围,孩子杀出“重围”茁壮成长成了家长的“心病”。
育儿专家指出,年轻家长走极端的现象太明显了,以为干净甚至无菌就是对宝宝好,其实不然,自然传统的方式其实更利于宝宝成长,“泥娃娃”更胜“净宝宝”。
“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用品更洁净化,可孩子防御疾病的能力却开始逐渐退化。”市儿童医院儿保中心于阔主任指出,有些婴幼儿得病的确跟家里护理得过于干净有关。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长期处于一个极少细菌甚至无菌的状态中,反而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防御系统。
有些家长特别讲究卫生,把孩子接触的玩具、吃的水果严格消毒,室内一尘不染。怕传染疾病,也很少带孩子到户外游戏。导致这些娇宝宝接触的环境太干净了,身体反而对外界失去了抵抗力。
有研究发现,人在出生后,只有接触细菌,才能产生免疫系统中的调节免疫抗感染功能,而人体自身具有调控变态反应的系统。如果人一直处于洁净的环境中,就无法产生抗感染功能,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更易受到病菌侵害。
几十年前,孩子玩泥巴、在草地上打滚、挖洞穴、捉虫子,天天与细菌“接触和嬉戏”,久而久之自身对疾病产生了很强的“抗体”。如今很多宝宝每天只能憋在家里玩玩具,家长担心细菌会让宝宝得病,剥夺了宝宝接触自然的机会。所有的玩具都是化学材料制成的,都不如天然的水、阳光和空气更利于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