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好婚礼婚庆网为你介绍充满神秘感的泰国婚礼

   2015-07-03 互联网网友51
核心提示:请阅读以下婚礼常识

  不同国家的婚俗虽有相似之处,但是差异还是很大的,泰国作为一个神秘的国度,同时也是传统的佛教国家,人们的生活起居、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佛事活动,婚姻这样的大事更不能例外。泰国的婚礼有何特点呢?下面就让好婚礼婚庆网为你做个详细介绍吧!
  
  在泰人的婚礼中,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入洞房这些程序,下面就来具体看看吧!
  
  1、关于结婚吉日挑选
  
  泰国婚俗与中国传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得先挑个良辰吉时,为婚姻添个吉利。泰语中新郎和新娘分别被称为“诏宝”和“诏韶”,新娘穿着纱缎制成的泰式裙子,梳着传统发型。新郎则穿着缎面泰式上衣、白色裤子。婚礼当天,新娘会早早起来精心打扮,换上泰国传统服装,梳个传统发型,戴上最精美的首饰。按照泰国拉那王朝婚礼的习俗,为了显示诚意,在迎娶新娘时,新郎必须用曼妙的音乐和舞蹈,以及精美的礼物打动新娘。
  
  2、婚礼仪式,为新人戴上“吉祥纱圈”
  
  新人先点香、拜佛,然后双双坐在矮榻上。新郎坐在新娘的右侧,伴郎伴娘站在新人后面。新郎新娘双手合掌向前伸出,准备接受法水,下方放有接法水的盆。仪式主持人首先为新郎新娘头上戴上双喜纱圈。双喜纱圈,又叫“吉祥纱圈”,是用纱做的两个纱圈,如同碗口大小,另有一条圣纱连接两纱圈和圣水钵,再通向参加婚礼的每个和尚的手。双喜纱圈要在行洒水礼前,由婚礼主持人或双方的长辈分别戴在新郎新娘的头上。泰国人认为圣纱经和尚念过经或符咒后,将产生一定的法力。按泰人习惯,如果先脱新郎的纱圈,预示将来丈夫掌握家庭大权;如果先脱新娘的,则妻子掌大权。
  
  3、为新人洒水送祝福
  
  戴好纱圈后,主持人将法螺水洒在新郎新娘的手上,嘴里说着祝福的话语,然后参加婚礼的客人依次上前为新人洒水祝福,排在最后的是新人的亲戚。张夏芸也跟着老师走上前,为新人送上祝福。仪式进行到最后,主持人为新郎与新娘取下双喜纱圈,结束洒水仪式,婚礼告一段落。
  
  4、新人跪拜长辈
  
  主持人分发小礼物给客人留念,并请新郎进入室内,女方父母将白布铺于室内中间,并摆上椰子酒和拜神布。新郎点燃两支蜡烛,两支佛香,然后与新娘一起礼拜祖宗神灵。礼拜时,新郎举右手与新娘举起的左手交握,跪拜祖宗神灵三次。三拜祖宗后,新郎还要跪拜女方父母及女方长辈。长辈接受跪拜后,要祝愿新人幸福,并赠送礼物。
  
  5、僧侣的饭菜
  
  给僧侣的饭菜首先要由新人及家人亲自装到钵盂中,然后村民相继给僧侣的饭钵填饭。泰国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并不忌口。最后献上酬金和水果,表示佛教仪式即将结束,在宗教的领域里,新人已经结为夫妻了。
  
  6、铺床
  
  传统泰式婚礼还有铺床和送新娘入洞房的仪式。铺床的时间一般是举行仪式的当晚,新娘请来铺床的必须是儿女双全、有身份、德高望重的一对恩爱夫妻。铺床人要为新郎新娘扫床铺、铺被褥、摆枕头、挂蚊帐。由新娘准备一只冬瓜、一只白猫、一块研药石、一口锅,锅里盛满清水,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成包的绿豆、芝麻、稻谷及彩礼等,铺床人将这些东西放置在新人床边。这些东西都有寓意。清水、瓜果象征新郎新娘心灵纯洁、冷静。研药石比喻恩爱之情深重。绿豆和芝麻象征日后事业发达,并表示自此与父母分开,独立生活。白猫则为新家捕捉老鼠之用。铺好床后,铺床人要在新床上躺一下,妻子躺在左面,丈夫躺在右面,并互相交谈,内容是祝新郎新娘幸福、白头偕老等。至此,铺床仪式即告结束。
  
  7、入洞房
  
  接着进行新郎守新房和送新娘入洞房仪式。好婚礼婚庆网介绍,铺床仪式结束后按习俗,新郎需单独守新房数日。傍晚,新娘要为新郎送替换的睡衣一套。新郎守洞房为三夜、五夜或七夜不等,直至送新娘入洞房的良辰吉日。届时,由新娘父母或铺床夫妻送新娘入洞房,交给新郎,并教导新娘要忠诚丈夫,夫妻要相亲相爱等。现代泰人结婚程度简化,多在一日内完成,故新郎不再守新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3823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