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合肥启动史上最严秸秆禁烧令

   2014-06-20 213
核心提示:记者从合肥市禁烧办了解到,从今年起,合肥市启动了史上最严秸秆禁烧令,不但禁烧时间由往年的午季扩至午秋两季,禁烧面积也进一步“扩面”。一旦发现违规焚烧秸秆,焚烧人和网格负责人会被严惩。

欢庆网消息:记者从合肥市禁烧办了解到,从今年起,合肥市启动了史上最严秸秆禁烧令,不但禁烧时间由往年的午季扩至午秋两季,禁烧面积也进一步“扩面”。一旦发现违规焚烧秸秆,焚烧人和网格负责人会被严惩。

秸秆禁烧重点区域今年再“扩面”

往年,每到春收、秋收时节,合肥上空时常能见到浓烟滚滚,空气中还夹杂着秸秆燃烧的味道。

“从今年起,合肥市开始实施史上最严秸秆禁燃令,禁烧时间由往年的午季改为午秋两季。”合肥市禁烧办副主任戴文刚介绍,其中,5月15日-6月15日为午季禁烧期,9月20日-10月20日为秋季禁烧期,双季稻区禁烧期为10月15日-11月15日。

秸秆禁烧重点区域今年也进一步“扩面”,由去年的34个乡镇(街道、社区)2846平方公里,增加到今年的41个乡镇(街道、社区)4466平方公里,禁烧区域增加7个,禁烧面积扩大1620平方公里。城市郊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都被纳入禁烧重点区域,划定肥东县撮镇镇、店埠镇(含肥东经济开发区)、长临河镇、龙岗开发区,庐阳区三十岗乡、包河区大圩镇、淝河镇等41个行政区域为市重点禁烧区。

“电子地图”监管“网格化管理”

在肥东县撮镇镇,全镇禁烧区域被分成14个片区,镇领导分任各片区的“片长”,他们和各村的驻村联络员、村社区书记都是禁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负责禁烧,还要进行油菜种植区网格的设计、秸秆堆放点的合理选择。

“这种做法叫做网格化管理,对秸秆禁烧颇有成效。”戴文刚介绍道。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合肥全面展开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一级网格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主任)为主要负责人,二级网格以村(居)书记、村长(主任)为本网格秸秆禁烧的主要责任人,三级网格由村民组长和两三名村民代表负责本网格秸秆禁烧工作的登记造册、包干到户、责任落实到田等工作,实行人盯式死看硬守,24小时巡查。

在秸秆禁烧实行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合肥还利用信息手段,创建禁烧“电子地图”。在网格化监管电子信息库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禁烧区域,还能方便地查到对应网格的负责人、责任人、执法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以及网格内的农户姓名。

机械粉碎还田“消化”秸秆

“没想到我们以为是废物的秸秆,拿来生火做饭,一个星期用了25斤,炉底基本没有灰烬。”在肥东县白龙镇横影村,村民陈晓海家被定为秸秆生物质热能利用的示范点,使用一段时间后,他感觉效果非常好。

戴文刚介绍,要想从源头上防止秸秆焚烧,仅靠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变废为宝”,让秸秆离田还田才是解决之道。

今年,合肥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还田、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秸秆集中化储运等五大“利用工程”。“机械化粉碎还田是最容易‘消化’秸秆的方法,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为此,我们将加强农机作业管理,严把收割粉碎、旋耕还田这两个环节,没有安装粉碎装置的收割机,一律不得在划定的还田区域内作业。”戴文刚说道。

种植业结构方面,合肥也在不断调整,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另外,合肥还将设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对于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收储站建设、规模化应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多个项目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

据统计,今年全市午季油菜机收还田率达到40%,小麦机收还田率达85%,与往年相比均有明显提高。未来,合肥市将有八成秸秆要靠机械直接还田。

秸秆禁烧督察员24小时巡查

5月以来,合肥秸秆禁烧重点区域内的田间地头,多了不少督察员,他们驻扎在各县、乡、村内,24小时督查巡查,一旦发现火点或“黑斑”,相关责任人“罚你没商量”。

“市直20多个部门组成了5个督察组、2个巡视组,市环保局还成立了执法检查组、现场执法组、执法督导组。严格落实‘田主责任追究制度’和‘黑斑倒查制度’。”戴文刚介绍,尤其对下雨前、上半夜、收工时、放水前等关键时段和集中种植区、薄弱区等关键地段,更要加强督查巡查和执法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违规燃烧,焚烧人和网格责任人都会被严惩。

今年,合肥市继续设立了秸秆禁烧执法举报电话12369,24小时专人值班,市民如果发现焚烧点,均可以及时拨打举报电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333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