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英文中对中国“china”的称呼,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波斯语“chini”以及梵语“cinah”,而这两个词都来自汉语里的秦字——秦王朝的秦。如今华人的足迹遍布全球,就连遥远的南美大陆,在200年前也有300名从事茶叶种植的中国人从澳门来到里约热内卢,在巴西这片热土上开枝散叶。当地时间6月13日上午,借着世界杯开幕前的最后一点闲暇,凭借仅有的一点线索以及一张葡文的里约热内卢地图,记者开始了在这座城市的“寻秦之旅”。
按照当地华侨的介绍,记者这次想要寻找的是位于蒂茹卡区海关街附近的中国人商业中心,附近就是里约热内卢著名的景点蒂茹卡雨林公园和天梯教堂。
在被错综复杂的弧形街道搞得一头雾水之际,两条颇似郑州光彩市场的小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虽然往来的各色游客和葡语叫卖声提醒记者这可能只是普通的商业街,但那种挥之不去的熟悉感又分明暗示着此处有可能就是此次“寻秦记”的最终目的地。耳机、手机壳、各种电子产品,众多来自中国的小商品在这里是琳琅满目,几家卖球迷助威装备的商店更是挤满了里约当地的球迷。不过在连续进入几家店后,记者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华人老板,直到在一家甜品店看到几位华人小姑娘,才在她们的指引下找到了在这里开店的华人老板。
浙江青田人郑官兵是里约热内卢华人的典型代表,已经来到巴西近30年的他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手机用品商店。据他介绍,在里约热内卢大概聚集着两万多华人、华侨,其中大多数来自浙江和广东,海关街附近的商业区也是里约热内卢最大的华人商业中心,街边的商店大多数是华人、华侨开的。至于为什么在店里看不到华人老板,是因为不少人不仅仅经营着一家店面,背靠国内强大的轻工业制造力,许多老板都在进行小商品的批发生意,零售店面更多地只是起到商品展示的作用,因此大多聘请了当地人。
虽然在寸土寸金的海关街,要想经营一家店面,连房租带营业员工资每个月下来至少要一万雷亚尔,但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在这儿开店一年下来也是有着不错的收入,因此不少华人华侨都将海关街作为自己事业腾飞的一个起点。
在海关街,里约热内卢最大的华人团体——里约华人联谊会是这里所有华人华侨联系的纽带,作为当地最大的华人团体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华人精英。在巴西华人中为数并不多的河南老乡在联谊会也有着一席之地,来自中原大地的段志远与何双莲分别担任联谊会的第一副秘书长以及妇女部主任,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记者没能联系上这两位河南老乡,这也让当天的“寻秦之旅”留下不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