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成功结婚,而且还可以让两个人的爱情更上一层楼。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给都市男女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之下,人们的感情变得复杂,各种情感病态开始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恐婚”就像流行病一样蔓延,“传染”给不少80后男女,而这类受传染的人就叫作恐婚族。恐婚族的主要表现为害怕结婚,即使和对方感情很好,但是一听到结婚便开始恐慌。对于恐婚一族,情感专家表示,可适当以诱婚的方式令其发现婚姻的美好。
男女均有恐婚情结
家住杭州路某小区,今年26岁的高女士坦言说:“男朋友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但我就是恐婚。”高女士表示自己在家里是宝贝,不用打理家事,而一旦结婚,一切都要自己做。
“我没有信心做个好老婆、好妈妈,朋友曾告诉我,结婚就像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没得选,第二次可选,他家条件不太好,工作也不太好,闺蜜觉得我可以找到更好的。”高女士转向记者说,“我知道如果错过他,也许找不到对我更好的人了,但我还年轻,不想被婚姻套住,我希望能晚点结婚,他却说爱他的话不要意志不坚定,每次听到他说这种话,我都觉得很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
女性通常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平日里幻想较多,有恐婚情结实属正常,然而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男性也有恐婚情结。
在人民路一家酒店做服务员的小周告诉记者,自己与男朋友相恋六年了,感情一直不错。“可他就是不愿意领证,他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对于男朋友的这种态度,小周也分析过原因,小周说:“我们现在是租房子住,如果结婚,家里肯定要逼着他买房子,按目前的积蓄来说,是不大现实的,只能跟亲戚朋友借,他又很爱面子,不喜欢跟别人张口借钱,所以就一直拖着,可是我不想这么吊着,再等下去我的青春就荒了。”
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问题多,同样具有恐婚情结,目前已经结婚的李先生表示,自己结婚前也是恐婚族。“妻子发现我在婚前焦虑、不知所措后,就着急了,硬拉着我去找婚介所的情感专家。”李先生说,“跟专家畅谈了一个上午,我发现婚后与婚前的变化其实不大,是我之前想多了,为了弥补妻子的精神损失,立即主动求婚,结婚一年多以来,我发现婚姻确实不可怕,反而让我变得更有责任心,更像男人了。”
四大“杀手”成恐婚主因
为了对恐婚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记者找到了李先生口中婚介所的情感专家刘先生,刘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有恐婚症状的年轻人确实增多了,且有此想法的人都属于80后。
“来我这里咨询的人多数把婚姻看成是包袱,不肯把婚姻倾注在一个人身上,觉得谈恋爱的感觉挺好,很轻松,不结婚两个人仍然可以在一起。”刘先生分析原因说,“现在更多的‘恐婚症患者’真正的病因在于缺乏安全感,背后反映的是现代人对婚姻质量的高要求,和以前的婚姻相比,现在人们对婚姻有更高的期待,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反差时就会出现恐惧,尤其身边有不少闪婚闪离的例子,就更加剧了病症。”
记者与刘先生探讨了一些来婚介所咨询的案例,发现离婚率太高、害怕失去自由、害怕承担家庭责任、没有房子是年轻人恐婚的四大“杀手”。此外,害怕会有家庭暴力、有心理阴影、没钱养家也是原因。
适当诱婚可促成结婚
对于有恐婚情结的男女一方或双方,刘先生建议以结婚为目的而恋爱的年轻人在恋爱过程中可适当实施诱婚。
“诱婚是促成结婚的最佳战略之一,要想诱婚成功必须先理性地破解对方的‘恐婚情结’,了解对方产生‘恐婚情结’的根源,发挥心理咨询师的沟通功力,把对方的恐婚心情视作深入沟通的契机,利用这个机会加深彼此的感情。”刘先生介绍说,诱婚不同于逼婚,诱婚者表面上要不动声色,从来不提结婚的事,但坚持为对方做一些事情,让他(她)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好,比如每天都为对方煲汤,并对他(她)特别温柔体贴,让对方意识到,若与自己结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刘先生补充说:“在对伴侣体贴的同时,别忘了要经常与对方进行深入谈心,让对方理解,之前的恐婚心理虽有依据,却没必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