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到小雨给我写来的邮件,心里总不是滋味,为着一个年轻的姐妹,为着她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未来。嫁人对女人来说是最幸福的终身大事,嫁错郎也是大事,只不过这件事会纠结痛苦无奈彷徨。小雨嫁给了自己最喜欢的人,只是结婚八个月以来,她觉得自己一直在痛苦中浸泡着,因为她的丈夫是个同性恋,八个月来始终不和她有任何身体接触,却在外面与不止一个男人有亲密交往,而小雨知道近期才发现事实,一直以来都被蒙在鼓里。
小雨问我自己该何去何从。丈夫是个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气的人,工作出色,人缘非常好,而且非常疼爱她,也照顾她的家人。她该隐忍还是该选择离开?
夫妻双方中间有一方是同性恋在今天已经不是偶见的新闻了,同妻是近来比较受到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男同性恋者法律名义上的妻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前大概有成年的男同性恋者2000万人,除了少部分人能够尊重自己的取向,多数人会因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或忌惮周围的世俗眼光而选择与女性结婚。于是无论有意无意,男同性恋者为了不与变态、色情、艾滋等词汇沾亲带故,大部分选择与异性结婚,这也就造就了至少1600万“同妻”。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不久前的那条新闻,整整两个月前的一个凌晨,就职于成都某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女博士生罗某从公寓高层坠楼身亡,选择轻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其丈夫是同性恋者。那个女孩成为上千万“同妻”中最悲壮的一个:与丈夫相识五个月后结婚,婚后丈夫异常冷淡并一再逃避同床,后来无意间翻看丈夫手机才发现他与其他男性的暧昧短信,女孩恍然大悟,最终不堪压力选择了跳楼轻生,她的婚姻是悲剧还是骗局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年轻女博士的陨落揭开了遮在“同妻”面前的大幕,“同妻”作为社会现象开始引人关注。
同性恋在今天不是新鲜东西,多少也已经被社会接受和部分认同,很多国家甚至允许同性恋者结婚,而不允许同性婚姻的国家里多数同性恋者会选择独身,很少介入异性婚姻。中国就有着太多不一样,其中的“传宗接代”和“男大当婚”是横在人数众多的男同性恋者面前的大山,现实中的冷言热语要回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舆论要面对,所以很多男同性恋者最终会选择与女性结婚,目的只有一个:掩人耳目。
也许从某个角度来说,男同性恋者承受着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或许值得同情,但既然选择了有悖于生物本性的行为,就要承受得起后果,为了转化压力或者掩饰身份,就将无辜的并且深爱他的女人变成用来遮丑的幕布,这肯定不道德。同性恋不可耻,牺牲另一个人的幸福来掩盖自己的行为和取向,很可耻。
小雨说她难以启齿的不是明明结婚了却无法享受一个正常女人的生理需要,更让她心惊胆战的是丈夫在外面与别的男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即使现在丈夫回心转意愿意跟她同房,她也不敢,因为一个公开的数据是,存在同性性行为的男同性恋者传染艾滋病的比例超过两成,同时她也摆脱不了丈夫是同性恋这是事实带来的心理阴影。小雨说她很爱丈夫,但每每想到这个男人在不同场合跟不同的男人亲密相对,她想吐。
大多数同妻的悲剧与痛苦始于婚礼。每个女人都期待穿上婚纱与心爱的人走上红毯,成为新娘是所有女人少女时代的美好憧憬。然而阴差阳错成为“同妻”,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幸和痛苦,没有正常的生活,还要极力讨好和挽留丈夫,得不到认同和关怀,还要为潜在的某些疾病心惊胆战,婚姻不是幸福,而变成了折磨。丈夫的冷漠、无情、无性、冷暴力甚至家庭暴力,和惊恐、忧虑、绝望交织在一起,又羞于向亲朋友诉说,只能默默承受,只能自欺欺人地期盼有一天丈夫回心转意,这样的婚姻真的是悲剧。
评论:
1.离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2.速度离婚,男同很容易得艾滋病的,到时候染上你就死
3.这年头,女人种黄瓜是有必要的。我要撰写一篇论文:黄瓜与性福指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