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教师节怎么成了“送礼节”?

   2015-06-29 网络网友59
核心提示:见下文
   本应是向教师劳动致敬的“教师节”,近年却变了味道。部分家长以“感谢老师”的名义,向老师赠送贵重礼品。记者调查发现,与家长的“热情”相比,大多数老师并不愿意收礼。
  有教育专家指出,老师对学生的付出是发自内心的,与物质无关。家长“尊师”无可厚非,但更应注重感情表达,不能掺杂过多物质因素。
  现象“送礼”行为近年蔓延
  “我们高中那会,教师节送礼物的时候,大家都很用心思,礼物都是自己手工做的。”在济南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周纯告诉记者,那时候的教师节,家长完全不参与。
  周纯告诉记者,高中三年,班上的同学每年都坚持手工做教师节贺卡,给老师送上祝福。“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很费时间,老师们也都很喜欢。”
  今年28岁的周纯从高中毕业已经十多年,但是十多年间,她仍和自己的高中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然而,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开始“入侵”校园。给老师“送礼”的行为,近些年开始在家长中蔓延。
  济南市民李慧的儿子小学毕业之后进入济南市一家有名的双语学校,这也让李慧没少在老师身上花钱。李慧坦言:“我们也不愿意,但其他家长大部分都送了,我们怕不送的话,老师会冷落自家的孩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老师告诉记者,给老师送礼的行为在重点中、小学中确实比较流行。“前几年更厉害,这两年稍微好一点了。”据他介绍,最初,家长只是逢年过节请老师吃饭,后来慢慢发展到送茶叶、送烟酒、购物卡。他说:“家长无非希望老师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比如选班干部的时候照顾一下、在课堂上多给他展示机会、作业批改得细致一点。”
  山东临沂一所重点中学班主任方老师告诉记者,教师节送礼的家长确实不少。他说:“这两天连手机都不敢开,上完课就回家。”然而,“送礼”真的能换来老师对学生的格外关注吗?方老师坦言,作为老师,不论是收礼还是不收,不论是送多还是送少,对学生的照顾没有什么变化。他说:“有些家长现在也改变了认识,送不送都没区别,慢慢地就不送了。”
  山东省回民中学教师周霞说,老师比较照顾的,往往是成绩有提高空间的学生。她说:“对学生的照顾,都是出于我的职业需要,是发自内心的。这是钱买不来的。”周霞表示,她从没收过哪个家长的东西,也不愿意收。她说:
  “如果收了,我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就毁了。”
  评论:
  1.对师者的尊重,我会选择教师节给老师问好,送上自己的祝福
  2.老师守住底线,家长放弃攀比的心理,才会从根本上遏制住这种风气,
  3.不送让家长不放心,怕给孩子穿小鞋;老师不收的话让家长更不放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30878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