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婚纱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行业。”衣纱布菲的创始人王银珺直截了当地指出,没有重复购买率、消费群体狭窄、购买婚纱的意识未成熟,都在成为这个行业的瓶颈。
婚纱线上销售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相比之下,礼服和旗袍线上销量要比婚纱走量大,重复购买率和口碑都要高出不少。这是婚纱线上销售面临的现实困境。
婚纱、礼服、旗袍都属于新娘装,但是婚纱的关联销售少,能用的场合也不多,只能在结婚时穿,而礼服、旗袍可以在宴会、年会等各种需要的场合下穿。因此,不少店铺都以婚纱为辅,主推礼服和旗袍。
事实上,婚纱面临着无重复购买率、消费者范围狭窄、转化率低等多方面的制约,线上婚纱店铺显得步履蹒跚。那么,面对这样的挑战,朵拉仙妮、衣纱布菲、忆红妆这些知名的淘宝店又将如何应对?
走销量还是走品牌?
2011年8月,朵拉仙妮由外贸B2C转型,正式入驻淘宝网。
众所周知,苏州是国内最大的婚纱产业集群,而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不少做敦煌网、速卖通的外贸婚纱公司纷纷倒闭,更何况是独立的垂直B2C网站。
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名噪一时的外贸婚纱B2C——兰亭集势,去年的外贸订单量也下降三分之二。朵拉仙妮的创始人冯亚男正是欧债危机的受害者,外贸婚纱B2C生意惨淡,无奈之下,他选择转型,在淘宝上创立自有品牌做线上婚纱。
“国内消费者对婚纱的理解,以及对款式的需求,与国外消费者完全不同。”从外贸转型内销并不轻松,冯亚男需要改变设计方向,按照中国人的体型和喜好来设计。
例如,在国外热销的短礼服,五颜六色的蓬蓬纱,在国内根本没有销量。冯亚男的纠结正来自于“由外转内”。
“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行业。”衣纱布菲的创始人王银珺直截了当地指出,没有重复购买率、消费群体狭窄、购买婚纱的意识未成熟,都在成为这个行业的瓶颈。
2009年8月,衣纱布菲成立。相比朵拉仙妮的科班出身,衣纱布菲的两个创始人姚昱和王银珺完全是婚纱行业的门外汉。两人原本都有着不错的工作,只是出于一份好奇和一点童年的小梦想,带着玩票的性质进入了这个行业。
毕竟,没有女孩子会不喜欢婚纱。然而初进这个行业时,她们着实茫然了一阵子。当时,淘宝婚纱类目以低端销售为主,几乎每个店销售的都是不到200元的婚纱,王银珺还清楚地记得那时“人气女主角”淘宝店卖着平均350元一件的婚纱,这是当时淘宝婚纱店里真正有销量的高端店铺。
在衣纱布菲的两个创始人看来,“人气女主角”区别于别的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请模特进行实拍,而价格和产品并没有多大差别。是选择“从众销售低端产品”还是“努力实现梦想做出更好的婚纱”?衣纱布菲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在淘宝婚纱类目里面摸索方向。
创业初期,衣纱布菲尝试跟着主流选择低端产品,但是也同时小心翼翼地尝试中高端婚纱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一开始请不起模特,两个创始人就自己做模特;一开始没有技术力量打版,就借用工厂的打版力量;一开始完全不会自己设计,就模仿国际大牌王薇薇的设计图。衣纱布菲卖出的第一件非低端产品就是一款830元的模仿王薇薇的婚纱产品。
“卖得出就说明有市场。”衣纱布菲由此逐步停止了低端产品的销售,完全由自己选择版型和款式让工厂打样生产。
一时间,店铺从每个月150多件的销量,瞬间下降为个位数。好在,衣纱布菲选择了坚持。之后的日子并非顺风顺水,这个行业本身就需要很长的培育期,那时,衣纱布菲作为2011年之前极少数销售着单价千元左右婚纱的淘宝店铺,成长并不迅速。
衣纱布菲从没有尝过一夜间得到一个爆款或者销量猛然攀升的惊喜,但是全新的尝试还是一直在得到星星点点的响应。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淘宝婚纱店开始进入中高端市场,“王薇薇风格”和“Vera Wang风格”开始成为热门搜索词,婚纱原创设计也开始陆续出现。
衣纱布菲坦言,尽管现在婚纱市场客单价一直在提高,总体销量也一直在迅速增加,但是无论是在销售额还是运营水平上,婚纱行业整体和女装行业都无法相提并论。婚纱网店主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最初的低价婚纱,到如今的中高端婚纱,衣纱布菲完成了“由低到高”的阵痛。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线上的婚纱店铺也同样。2011年3月,忆红妆上线,选择了一条以销量取胜的低价道路,它用最短的时间,“从无到有”制造爆款,占领市场份额。
2012年7月,忆红妆月销售额超过150万。经营三年的衣纱布菲,也不过如此,而朵拉仙妮则更加望尘莫及。
“走销量和走品牌是两个概念,发力点和发力速度也完全不同。”忆红妆的运营负责人杜铁林表示。
抄版严重成本高
无论是类似衣纱布菲、朵拉仙妮这些做品牌的店铺,还是像忆红妆一样,追求销量的店铺,婚纱类目的店铺困惑多数大同小异。
由于线上店铺对所有人开放,竞争对手只需要动动鼠标便能看见自己最新的款式,所以抄款现象极其严重。但和女装不同,婚纱的设计上新成本远远高于女装。
朵拉仙妮进入淘宝较晚,线上中高端的婚纱市场已经慢慢形成。即使面对高设计成本,冯亚男也不愿意单纯从市场拿货。如果没有设计能力,只能依赖市场,会有局限性,所有产品和质量都无法把控。他担心朵拉仙妮会被市场绑架,只能看市场的“脸色”,对质量和款式都没有话语权。
“但真正决定自主设计后,发现投入很大,而要做品牌就需要花时间去摸索,否则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淘宝店铺中脱颖而出。”冯亚男说,目前,国内的婚纱即使是设计,也只是停留在改良上,并不会全新设计——这并不现实。
冯亚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件标价2000元的新款样衣为例,成本至少需要1000元,这当中不包括材料损耗费等,再加上外模和摄影师,一天需要3万元左右,拍摄30套婚纱,平均每套拍摄成本需要1000元,所以每上新一款,成本至少超过2000元。
而一旦新款婚纱上新后,便需要担心,会被竞争对手迅速复制。
2011年底,朵拉仙妮设计了一款中式礼服,经典的红绿绸缎搭配,今年2月份开始上新。短短几个月,不仅淘宝上其他店铺都在销售同款婚纱,而且苏州的虎丘婚纱市场几乎每家店都有出售。最后,冯亚男只能选择放弃这一款式,不再销售。“尽量在款式上做到与众不同,一旦款式泛滥,就不再生产。”冯亚男显得无可奈何。
所幸的是,婚纱对上新的要求并不高,朵拉仙妮一般会准备30款新品,但是不会一次性更新,而是会陆陆续续上新,可以持续三个月。
对此,王银珺也深表同感,在中高端的婚纱网店,都不会一次性更新太多款式,而是慢慢更新。婚纱一年四季差别都不会太大,只需要在材质上做一些调整,忆红妆最好的爆款,一年四季都在卖。
放慢上新速度,除了防止竞争对手快速抄版之外,也可以让新娘选择更方便。由于婚纱的版型过于接近,一旦上新过多,就会在同一店铺里形成款式的内部竞争,让消费者出现选择困难。
一旦同一版型的婚纱有上新,王银珺就会把另一个老款下线,使店铺内的竞争不至于太激烈。消费者本身对婚纱不了解,如果款式太多,会让消费者的选择更有难度。一些细微的差别,也会让消费者很纠结。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