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如今,艺术考级已经与升学加分脱钩,证书本身并无多少含金量,但不少家长还是抱着“不管学什么都要去考一考,不考试就不知道水平如何”的心态,给孩子报班参考。
不可否认,尽管艺术考级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功不可没,但是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学习艺术的目的绝不仅仅只为这一张等级认证证书。
记者采访中接触到的很多家长都表示,考级证书其实没有什么用,之所以还是要让孩子考,是因为考证也是对孩子的认可和促进。
7岁的娇娇报名参加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十一级的考试,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参加朗诵的考级。娇娇告诉记者,虽然她才上二年级,但是已经学习了三门特长。她所在的班上的几乎同学都在学习特长,如钢琴、画画、舞蹈、毛笔字、跆拳道等,有的同学甚至同时学习两三样特长。
娇娇喜欢学习朗诵,但是不喜欢参加考试,娇娇也不懂什么是等级考试。娇娇的爸妈都来自河南,在青岛做婚庆工作,考试这天是爸爸陪着娇娇来的。娇娇爸爸挎着一个红色的尼龙绸手提袋,手里拿着娇娇的准考证和以前的考试证书。娇娇爸爸坦言:“孩子喜欢就让孩子学,教朗诵的老师说孩子可以考级了就让孩子报名考,真没想过这证将来能有什么用,肯定会管点用吧。”
娇娇爸爸算了一下,娇娇学习了朗诵、钢琴和舞蹈,每年对孩子兴趣爱好方面的投资就要4万元。记者问:“4万元的投入不少啦,感到吃力吗?”娇娇爸爸答:“不吃力,只要孩子喜欢。”
家长攀比心理作祟
记者还发现,并不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才会为孩子支出特长培养经费,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培养都是不遗余力的,在花钱上甚至称得上是“毫不吝惜”。一位艺术培训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一家就一个孩子,很多家长是‘勒紧了裤腰带’供孩子学特长,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就是这种‘别人家孩子有证,我家孩子也得有’的想法,促进了艺术考级的高人气。”
在家长中,还有爷爷奶奶一辈的来陪孙子孙女考试的。有位老人说:“我们什么也不懂,孩儿爸妈让孩子学这学那,我们就负责陪着接送。就是看着孩子太累了,考这些证有什么用真说不好,不过人家的孩子都在学特长,咱们家的孩子不学,将来对不住孩子。”
很多家长承认确实存在这种攀比的心理,看别人家的孩子又有钢琴十级证,又有朗诵八级证,自己家的孩子没几张证书在手,做家长的自然坐不住,琢磨着也得让孩子学点儿什么。一些家长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并没有艺术方面的突出天赋,所以也就“不指望孩子能成音乐家”但是他们也希望孩子“能识谱能演奏一样乐器,考出张等级证书,做家长的会感到非常自豪。”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在采访中,很多家长都提到了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培养一技之长,有几张证书在手,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够脱颖而出。而且,即使不能在艺术上有所发展,至少学习艺术还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孩子智力发育,也可以借此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也有家长认为学习艺术确实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艺术考级却不是必须的,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的考试费用,还要搭上人力物力,换来的一纸证书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甚至有观点认为:“考级的事儿孩子不懂,完全取决于家长的观念。艺术等级考试已经沾染上了商业气息,是各个学院机构敛财的一种手段,虽然每位考生的考试费用仅仅为百元左右,但是成千上万的考生,总和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不过,采访中绝大多数的家长对考试费区区几百元并不放在眼里,“成千上万的学费都投入了,怎么会把这点小钱再放在眼里。”艺术等级考试承办单位的老师告诉记者,没有人强制要求这些家长为孩子交钱报名考试,这都是家长自愿的,社会有这个需要我们就提供服务,这也算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位家长为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实例,她的女儿媛媛在学校话剧表演中被安排了一个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但是老师得知媛媛专门学习过朗诵,而且考取了朗诵八级证书后,老师又重新为媛媛安排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媛媛妈妈认为竞争是残酷的,有一技之长才能脱颖而出,几百元考一张证书,为女儿争取一个机会,媛媛妈妈认为这钱花得非常超值。
理性看待孩子考级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陈元文教授表示,参加艺术考级对学习艺术的人有一定的作用。要说艺术等级考试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艺术等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钢琴教学的秩序。很多老师、家长本着“唯考试论”的心态,非考试曲目不学,非考试作品不练,这样做就限制了学生接触音乐作品的范围,耽误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在艺术学习中,考级微不足道,只把精力用于考级,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艺术的学习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合理的学习规划才能为学生艺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能够回归正常的教学秩序。
青大琴行张校长认为,考级是对孩子学习艺术的水平的一个评价,通过考级能对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有一个推动作用。可以把考级当做对学生的检验,但应该放平心态对待考级,要知道,考级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学艺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应该从兴趣入手,乐中学,学中乐。单纯为考级而学习,是不可取的,强迫孩子考级也不可行。应理性看待考级,处理好考级与学习艺术的关系。
近日,在某选秀节目中,身为评委的高晓松语出惊人——国家应该禁止未满18岁的孩子参加音乐专业考级,“我一直认为,让未成年孩子拼命去考级是不人道的,剥夺了他们作为孩子的乐趣。我甚至呼吁国家禁止未满18岁的孩子考级。”该说法引来大量评论,有网友说:“我的童年就是被这些毁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