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桃花潭,春天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5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36
核心提示:见下文
一路向皖南
      2012年的春天,似乎让我们等待了太久,阴郁的天气始终挥之不去,哪怕是一次次的期盼与倒数。所以,当春芽刚刚露出一角,我们便已经嗅着春天的气息,出发啦!
      过芜湖,穿南陵,越泾县,皖南的春天果然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让我们的心情为之一亮。打开车窗,深深地吸一口早春的空气,里面夹杂着的泥土的清香一下子让我们每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人未动,心已远”,头脑里已经在描绘着“天地神游,羽化成仙”的模样了。因此,此行的目的地——桃花潭畔·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就更让我们深深向往之了。
      从南陵至泾县城外后,很容易地顺着路牌的指引驶向桃花潭。从溪口大桥向右转弯驶向桃花潭,又是一处不能忽略的风景。刚刚因为看惯了的风景而稍显平静的心情又一次无法平静了。转角过来映入眼前的这一片水与山的天际线又让人忍不住惊呼,阳光在水面上汇成一片金色,山的倒影在水面上随波起伏。沿着水面一路前行,似乎就在乘船一路行游。岸边参差的小树将清凌凌的水时隐时现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种令人窒息的美夹杂着心中的一串串感叹:究竟是驶向人间还是仙境?!

邂逅当代书画艺术
      在行驶了三个半小时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写着“桃花潭”三个大字的高高的牌坊。想必正是通过这道门,来往着无数慕名而来、尽兴而去的旅居客们,让这个平凡的小镇热闹又闻名起来。顺着“桃花潭畔·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的路牌,我们的车子停在了一排门坊前。古旧的门坊是典型的徽式牌坊,让人忍不住首先驻足一探究竟。青砖古瓦,“恩荣”两个字诉说着它当年的荣耀,听桃花潭畔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在皖南鼎鼎大名的“包大智坊”,经异地保护伫立于此。即巧妙地发挥了古建筑的作用,又让它从历史的背后走到台前,可见保护者的良苦用心。
      在门坊下驻足良久,便对门坊里的世界更加好奇与热切。原以为,这里有的只是皖南的山水园林、老街古坊,与西递宏村类似,却不想,进门去,别有一番洞天。各类徽式园林建筑错落有致,山水相和,草木生辉,除了有牌坊、砖雕、古树、园林在讲述着徽韵皖南的故事。越是探究,就越觉得这里的不同。有别于其它景区浮华的人工雕琢,这里处处充满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艺术气息。与其说,这是游山玩水的好去处,不如说,这里更是一片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的圣殿。因为有四处徽派院馆不得不说,他们分别是冯骥才、韩美林、宋雨桂、何家英四位大家的工作室,据工作人员讲,“四君子”每年都会定时不定时来此地写生、作画,交游,他们都对桃花潭情有独钟,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啦!
      沿着依山而建的台阶拾级而上,青莲祠、汪伦墓,怀仙阁等等古建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遗风,供人缅怀。当站在怀仙阁上,看着那迎面而来的桃花潭的潭水,所有的思绪都已经静止,就只想在此处静静地呼吸,静静地欣赏。

桃花潭水深千尺
      行至游船码头,才又发现原来桃花潭的水是这么清!一眼望到底,连水底的每一根水草都清晰可见。这时,耳边传来了艄公的号子,于是乘兴上船,艄公的号子和起伏的白鹭相映成趣。悠悠桃潭水,深深千载情。那么“桃花潭”这个美丽的名字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说呢?听艄公讲,桃花潭,最早得名于《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闻名于诗仙李白《赠汪伦》诗句。而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唐天宝十四年,泾州(今安徽省泾县)豪士汪伦得知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阳冰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汪伦乃据实以告: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潭水深碧,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和,流连忘返。临别时王伦率众乡亲踏歌古岸,依依惜别,李白感动不已,即兴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今,诗仙、豪士依稀如斯,而桃花潭却因之流芳千古。

小家碧玉桃花貌
      对了,桃花潭怎能没有桃花,正当我们在极度郁闷中担心错失桃花的时候,没想到本还羞羞答答的桃花却提前为我们开放了!说实话,桃花潭的桃花并不多,更是没有“十里桃花”的再现,但是这些错落有致的布局可以看得出建设者的别出心裁,湖边、潭边、岸边、不经意间,你在寻找桃花的时候,却总是能偶然发现它就在你的眼前。又有谁说桃花潭就一定要有大片的桃花呢?这小家碧玉似的桃花,带给我们的心灵的赏憩更胜于大片桃花的袭来。想来,这也是李白当年不甚介意的缘由吧。
有感
      自驾游虽然逍遥,但吃和住往往是我们最担心的。可是在这里,地道的皖南土菜让我们体验到了久违的乡味儿,那是在其它地方时绝对吃不到的原汁原味!而且极具艺术情调的餐厅让我们舍不得饭后即刻离开,无意中发现,很多书法的署名者都是“敬亭山人”,想必就是这里的主人吧。住的是五星级的度假别墅,完全传承了徽派建筑风格,天井和花园,清晨醒来,推窗观景,薄雾中的桃花潭又向我们展现着它别有韵味的一面,这“雾中美人”果然名不虚传,一颦一笑都在记忆的时光里一一展现。
      两天一夜,似乎很难把这里的故事说透,忽而思绪追溯到千年前,忽而难忍提笔诗画的冲动,也难怪大诗人李白都在此地流连十余日依然依依不舍。耳中伴着汪伦的踏歌声,想象着李白扣弦吟诗的画面,桃花潭畔·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它是美好的,亲近的;更是神秘的,遥远的,它还将有多少故事和传奇,等待着我们的揭晓呢?
 
相关产品、服务: 婚纱摄影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