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洛阳好人榜之邢占江 力所能及做好事这种感觉很幸福

   2015-06-25 网络网友89
核心提示:见下文
为驻村硬化道路、修筑水坝,自费为空巢老人、低保户修缮房屋……也许在别人眼中,这都是些小事儿,但数十年来,洛阳市老城区地方税务局西关税所副所长邢占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伤残补助金帮助的人数不胜数。
  □东方今报记者 张姗姗
  见习记者 弯继伟 通讯员 姜占旭/文
  见习记者 张欢欢/图
  ●让“放牛娃”们重新走回教室
  今年43岁的邢占江,在洛阳市老城区地方税务局西关税所工作了近20年,“扶贫济弱、助人为乐”已经成了邢占江的标签。
  1987年,17岁的邢占江进入部队服役,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发生了意外,导致他小腿粉碎性骨折。受伤后,邢占江虽进行了二次植骨手术,还是落下七级伤残,不久后就从部队转业。受伤期间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的照顾,让他念念不忘。
  邢占江第一次真正帮助到别人,是源于十多年前做“驻村干部”时的一次集体行动。当时,他和同事们一起被分派到偃师市的一个小山村里,驻村期间,他们得知村子里有11名学龄儿童因种种原因离开了课堂,成为“放牛娃”。看着还不到十岁的孩子每天跟着几头牛转,邢占江一行人“很不是滋味”,凑份子、向政府部门申请援助,几天里他们东奔西走,为这群孩子凑够了整整6年的学费,并且给学校捐了100套桌椅。看着“放牛娃”们重新走回教室,邢占江“觉得很幸福”。
  从这后,邢占江给村里修路、筑河坝、架水管、装水表,不归他工作范围的事,他做得不亦乐乎。
  ●帮助他人
  他拿出伤残补助金
  邢占江的同事都称呼他是“爱走街串巷的人”,工作时、工作之余在辖区内串串门,对于邢占江来说,是发现帮扶对象的最好途径。洛阳市老城区的胡书安老人就是他走街串巷“串”出来的。
  2010年5月的一天,天空下着雨,邢占江对分管的辖区进行房产税普查,当他走进老城区顺城西街40号民房时,发现屋里摆满了脸盆、水桶,“水滴落到盆中的滴答声,听得人心慌”。房子主人就是胡书安。
  胡书安年轻时离婚,常年一个人,每月靠低保和收一些房租生活。然而房屋日渐老化,电路断线、房顶漏雨,渐渐没有房客上门,生活都有点紧张,更没有钱维修房子,每当下雨天,只好满屋子接水。邢占江心里又“不是滋味”了,很快从自己的伤残补助金里拿出2000余元,把胡书安的房顶整修一遍。
  后来,邢占江开始“摸底”,了解到在老城区里,还有几位和胡书安情况类似的老人,他们居住的老房子多少都有漏雨、电路老化的问题,邢占江为他们送去了防漏材料,并向社区捐了几百元钱,请来工人给老人们维修水电。
  ●传递爱心
  他组建“学雷锋爱心俱乐部”
  2011年,邢占江联合社会力量,牵头组建了洛阳市“学雷锋爱心俱乐部”,他被推荐为洛阳市“学雷锋爱心俱乐部”副秘书长,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帮扶小组”,定期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并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还组织团队为群众免费提供婚姻介绍、法律咨询、医疗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推而广之才能形成群体效应,做好事,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邢占江说。
  8月9日,在首届洛阳市优秀复转军人年度新闻人物颁奖晚会上,邢占江从全洛阳市20余万名复转军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复转军人年度新闻人物”殊荣,上台领奖时,他站得笔直,双拳紧握,显得异常紧张。邢占江解释说,他做的这些事都是他力所能及的,这样的荣誉他受之有愧。其实,邢占江的家庭并不富裕,爱人下岗,自己身体残疾,但他还是坚持资助困难群体。
  当记者问到家人是否支持他时,邢占江笑了笑说:“父母知道我做了好事会很高兴,女儿和妻子看到我做了好事后,他们会跟着学,我觉得很幸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9694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