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拒当爱情“受害者”

   2015-06-24 网络网友40
核心提示:见下文
“受害者”心态弥漫,不仅爱得不晴朗、快乐,还会使他们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总感觉自身很无辜,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甚至内心变得狭隘。本想以退为进,仿佛也省事,却把自己的角色囚禁在一个尴尬的弱者、病者的位置上。   女生丹丹与一男性朋友在线聊天,她问:到福州做什么?
  他回答:玩。顺便办点事。
  丹丹警惕发挥:玩女人?
  他的回答是:顺便和女人一起玩,不叫玩女人哈。
  这个建设性的观点,突然让丹丹醒悟过来,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定位成“被玩的人”?
  我们常常情不自禁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愤怒、忧伤、愁怨。特别是一些女子,在爱情领域里,喜欢抓起林黛玉的衣服就穿,如同东施皱着眉头学西施喊疼!仿佛生来注定就是要做悲情的角色,垂泪看花落,漫步空城,顾影自怜。这似乎也是东方审美的一种情趣,忧伤的前缀,竟是“美丽”,约定俗成,司空见惯。
  喜欢、习惯做当然的“受害者”,其实是弱者心态反映,是逃避责任的行为。我们会本能地唾弃“被挞伐的狠角色”,犹豫地放弃“被尊敬的好角色”,然后顺水推舟扮成“被同情的角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9490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