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石家庄启动汪洋沟整治工作

   2014-05-22 221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我市启动了汪洋沟综合整治工作。到今年底,将实现汪洋沟水质和沿线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并持续改善的目标。目前,汪洋沟综合整治方案已经确定,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欢庆网消息:近日,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我市启动了汪洋沟综合整治工作。到今年底,将实现汪洋沟水质和沿线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并持续改善的目标。目前,汪洋沟综合整治方案已经确定,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借鉴洨河治理模式

汪洋沟发源于藁城市北席村西,是我市东南部主要排沥河道,流经我市辖区内循环化工园区、藁城市和赵县,河长49.18公里,流域面积623.5平方公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汪洋沟过流能力不足,水质超标,汛期沟内污水时常漫溢,变成了排沥、排污相结合的混合河道,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省会形象。

为进一步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我市启动汪洋沟综合整治工作,充分借鉴洨河治理模式,以环保治理、河道整治、两岸绿化、管网改造、沿河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综合整治,确保到2014年底,汪洋沟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水环境明显改善和生态环境有效恢复。

根据整治方案,在充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今年6月,整治工作将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0月底前,完成汪洋沟流域内污水治理和河道治理工程。11月底前,完成河道两岸绿化、管理监测设施建设和所有雨污分流工程。

取缔所有入河直排口

在环保治理工程中,将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取缔所有入河直排口,对于未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排水企业一律关停,对于该区域内没有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所有污水处理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达标排放。6月底前,汪洋沟水质稳定达到省考核标准要求。

强化依法管理,严查偷排、偷放、破坏侵占河道等问题,建立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其中,在汪洋沟流域32家产生高浓度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企业,安装高倍监控视频,实施对企业重点部位的监控;建设覆盖汪洋沟重点排污企业视频监控网络,严厉打击和防范偷排偷放行为。

进一步明确汪洋沟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管理到位、执法规范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动优势,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重点打击侵占河道、破坏河道防护设施等严重危害环境和河道安全运行行为。

将改建重建桥梁46座

河道整治工程中,采取原沟拓宽整治,以明渠整治为主,暗涵为辅的方法,集中对总河长46.66公里河道进行整治,清除河底污泥,实施边坡整理。在河道较宽处,从一侧扩宽,扩宽部分作为导流沟导流,在河宽较窄处,从沟外导流,并及时清除河底污泥。

根据河道整治线路:从藁城市暗涵出口开始,循环化工园区清源大街西侧原河道向南转外环路,外环路向东转塔西大街,塔西大街向南转石炼路,石炼路向东从徐村东与京港澳高速之间向南回汪洋沟原线。

其中,藁城市南席村暗涵出口至外环路采用明渠,外环路至藁城市西辛庄村循环化工园区徐村交界和藁城市屯头村河段采用暗涵,循环化工园区徐村段采用明渠。

在河道整治中,将改建农桥43座,其中赵县段18座、藁城市段20座、循环化工园区段5座;同时,重建公路桥3座(果王线、回新线、大赵线)。届时,汪洋沟两岸交通将更加顺畅、便捷。

两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在两岸绿化中,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两岸现状,在河道两岸建设8-10米宽具有生态、防护、经济、景观等功能的绿化带和风景片。保留原有经济林,在原河道上建生态林,在易发生倾倒垃圾和偷排区域建防护林,形成绿色隔离长廊,在道路村庄附近建风景片,美化生态环境。

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采取集中连片治理模式,集中对汪洋沟两侧2公里范围内村庄实施环境整治,重点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雨污分流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与河道治理、两岸绿化等工程同步推进、同见成效。

同时,按照雨污分流、污水进厂处理原则,集中力量对汪洋沟流域内城区管网、企业管网实施改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934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