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老外凭什么抢了你的女友

   2015-06-24 网络网友62
核心提示:见下文
有个网友给我写信倾诉,他说自己原本有个特别恩爱的女友,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竟然迷上了一个在他看来一无是处的老外,任凭他怎么拉扯都不肯回头,他现在绝望了。针对他的这一事例 ,小编在此想跟大家伙一起来探讨下,老外到底凭什么抢了他的女友?


    《广州日报》一篇文章报道,一名外籍教师说他和另外5个外教都娶了中国女人,在广州定居。根据资料显示: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量为14193对。1997年这一数字为50773对。进入21世纪,每年大约有40万老外与中国人缔结婚姻。这些跨国婚姻的主旋律,自然是中国女嫁外国男。
    为何老外如此轻而易举地抢走了中国女人?这些中国女人心理到底怎么想的?我们来一一分析。
    第一,她们认为嫁老外,人人都是林青霞。
    《一辈子做女人》中的阳雪就说:“美国人很看重女人的性格,做他们的女人,一定要外向爽朗,性格好大多就能赢得爱。而且,他们的审美观不同,越是单眼皮细眼睛越觉得很东方,所以,千万不要将你的单眼皮高颧骨给整了,你要知道,这是你的特色,你的东方之美。”
    在老外眼里,吕燕是最有东方特色的美女,他们认为林青霞跟吕燕没什么区别,中国女人长得都差不多。这种审美观,自然就消化了不少在中国被认为“丑女”的剩女,而这些老外还当个宝呢。所以,老外也是无数在中国不被中国男人待见的女人的救星。
    第二,嫁老外,免去年龄担忧,而中国男人喜欢的永远是二十岁的女人。
    老外很看重情感交流,对于女人的年龄并不敏感,至少不像中国男人那么敏感。中国男人会认为“再漂亮的女人过了三十岁就像过季的衣服逃不脱打折的命运。”中国男人不管20岁、30岁、40岁,喜欢的永远都是20岁的女人。
    于是,无数的大龄剩女也把嫁给老外当成了救星。在她们眼里,与其被中国男人抛弃,还不如主动抛弃他们。
第三,她们崇洋媚外,不排除虚荣心。 
    中国自古就有崇洋媚外的传统,也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说法,于是这些老外变成为了女人的香饽饽。这种情况,在广州、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尤为普遍。
    根据上海涉外婚姻“白皮书”显示,1996~2002年的7年间,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与20多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不同的是,目前平均每年还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但是上海女人输出的比例,是输入上海的外籍女人的10倍。
    在她们看来,嫁了一个洋女婿,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男人,她们觉得倍儿面子。
    第四,她们发现,老外并不比中国男人花心,很重视家庭。
    心理专家李子勋说的很对:“中国精英人物大多留过学,生活方式比较西化,对性爱随意,对爱情执著,对婚姻认真。西方的精英男人大多四十左右才考虑婚姻,对婚姻很谨慎。西方的精英男子结婚后对家庭、子女上心,对妻子也忠诚。”
    而在中国,男人结婚后出轨闹离婚变成家常便饭。于是部分中国女人渴望嫁给老外。
    第五,各取所需,中国女人谋求高福利和身份。
    听我的好友,美国女孩柳素英说,她有一次回美国见朋友,发现每个好几个美国男人都娶了中国姑娘,而且都在帮着学英语办移民。这些老外特明白,这些中国女人喜爱他们的国家胜过自己。但是他们有东方情结,而且中国女人勤奋又能干。所以,这就是各取所需。中国女人羡慕美国、加拿大的高福利,嫁给老外,还不如说是嫁给了一张绿卡或者枫叶卡。
    第六,老外大都比较浪漫,善于赞美和调情。
    李玲玉谈及曾经的婚姻:丈夫在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和晚上睡觉之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跟自己说“I Love You”。男孩子经常不断地说几句我爱你,买一些鲜花,女孩子都很高兴的。
   的确,老外的性格比大部分得中国人要外向,更善于表达感情。比如手写情书啊,编一个花篮啊,寄一张明信片啊,这些都很讨女人欢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9183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