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年过30的李讷,随着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一起下放到江西干校。由于李讷的特殊身份,更由于她的沉静、内向的性格,使她很少同外界交往,很孤独。这时,有一个比她小几岁的男青年小徐,闯入了她的生活。工农家庭出身的小徐是中央办公厅内部招待所的服务员,政治上是绝对可靠的。小徐虽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长得眉清目秀,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他看李讷郁郁寡欢,就和她一起干点农活,休息的时候,一道打球、散步、聊天。李讷按照爸爸的嘱咐,打定主意在下面找一个自己合意的人。现在小徐给李讷的苦闷生活带来了欢乐。时间长了,双方一同坠入了爱河。
李讷和小徐的婚恋传到江青那里,江青表示坚决反对。但李讷固执己见,双方相持不下。女儿索性向爸爸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要求批准她和小徐结婚。毛泽东尊重女儿的自由选择,提起笔来在报告上批道:“同意,转江青阅。”毛泽东签字同意的婚事,江青也无法再推翻。于是,在江西进贤县的“五·七”干校里,李讷和小徐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毛泽东送给他们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结婚礼物。这对青年沉浸在新婚的幸福里,继续在干校共同生活。一年以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取名为徐小宇。
但是,由于夫妻两人的经历、兴趣、性格、思想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李讷酷爱文史,从小最爱看书,对于中外名著往往手不释卷,但她对于操持家务则绝对外行;而小徐仅仅读过中学,他生性好动,兴趣爱好和李讷迥然不同。时间一长,双方感情上的裂痕越见加深,最后,分居了一段时间,小徐被推荐到河北省某大专院校读书,他们正式办了离婚手续。孩子归李讷抚养。易名为李小宇。
李讷怀着沉重精神创伤,带着孩子回到北京。1973年,经过组织上的安排,李讷担任了中共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1973年8月,李讷在北京参加了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她和全体代表一起,最后一次在公众的政治集会上见到了毛泽东。此后,李讷因为婚姻失败之后,精神受到了刺激,身体一直不好,无法到任坚持工作。
随着毛泽东的去世,江青的被抓,李讷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由于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参与过解放军报社的造反和夺权,这段历史也受到了审查。她搬到了北京西郊一条小胡同的小四合院里,和儿子住在一起,过起了拉板车运白菜和煤块的老百姓生活。她身体仍然不好,几年中也没有安排工作。但是长期在革命战争中成长的经历,以及在毛泽东身边受到的艰苦朴素作风的熏陶,使她能够安于这种清贫淡泊的生活。
1984年,王景清闯进了李讷的生活。早在延安时期,王景清是中央警卫部队的战士,曾为毛泽东主席站过岗,护卫过少年时代的李讷。后来他调到云南省军区怒江军分区工作,任参谋长。他也有过一次不如意的婚姻,当时已离异。可是,他不曾料到,几十年后风云变幻的历史,一个极其偶然的机遇,使他成为毛泽东的女婿。
1976年,面临剧烈的冲击,李讷心中百感交集。在70年代后期,李讷曾一度生活在孤寂难堪的氛围中,心境极其悲凉。父亲离世,母亲服刑,自己未卜的政治前景、已经裂变的婚姻,再加上体弱多病,精神上哪堪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带着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一起生活,而且过去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家庭,现在要自己独立生活,一切得从头学起,其境况之艰辛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