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张艺谋成都宣传片剽窃 作者列举5大抄袭细节

   2015-06-24 网络网友53
核心提示:见下文
   铁道部天价宣传片张艺谋承认自己拿了税后共计250万元,该事还未平息,6日,旅美作家李麦逊(原名李波)给媒体发邮件爆料,矛头再指张艺谋——“他剽窃!”据了解,张艺谋2003年为成都拍摄的城市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其中的创意和思路被指抄袭成都作家鲜琦的文学作品《新桃花源记》。7日,鲜琦指出了二者雷同的细节。
  列举证据
  故事、情节雷同
  部分细节照搬
  《新桃花源记》是鲜琦根据《桃花源记》的格式,用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外国人在20世纪初来到成都,并为之迷恋最终定居的故事。鲜琦表示,这篇文章的创作并不是没有来由的,“1998年的时候,四川博物馆举行了一个影展,里面展出了许多清末民初时期成都的老照片。”据鲜琦称,这批照片是由一个美国人葛维汉拍摄的。“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故事很好,想用它来展现成都的风貌。”
  这篇文章于2003年3月份见诸报端,一些当地媒体还做了报道,颇有影响力。而张艺谋宣布开拍宣传片是同年7月份的事,当宣传片发布后,许多朋友去问鲜琦:“怎么你写的东西被拍成宣传片啦?”当他看完这则宣传片后,坚定地认为张艺谋剽窃了他的思路和创意。
-
  “第一、《新桃花源记》讲述的是一个外国人游览成都的故事,而宣传片则改成了一个男人为了探寻奶奶的故乡成都而来。都是通过第三者的眼睛来描绘成都。”
  “第二、文章中洋人因为惊叹于成都的美景而用照相机拍下;而片中男主角一直都在用手中的DV记录旅程。”
  “第三、原文中有一段情节是洋人难辞成都人的盛情,决定留下暂住,并告知家人说要再呆一段日子;而片中男主角在成都游览了一段时间后,告诉奶奶自己要再感受几天。”
  “第四、文章中的‘锦城迷人暂难归’到了片子中变成了‘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样的大白话。”
  “第五、片子中的都江堰、杜甫草堂、青城山等景点在文中一一提到,甚至文中‘品茗’、‘饮酒’、‘川菜’、‘川剧’片子里面都有展现,完全是按照文章照搬的。”
  回应质疑
  没及时公开事实
  因张艺谋影响大
  很多人质疑,为何9年后,鲜琦才重提此事,是否有炒作之嫌?其实当时鲜琦已经找过当地媒体,“许多人都跟我说这样很牵强,因为我的是文章,而张艺谋拍出来的是影像,这两者很难作比较;而且一个是讲古代的事,一个是现代背景,故事的顺序也有调整,要说张艺谋剽窃证据还不够硬,除非拿他当时的脚本出来比对。”在5分钟的宣传片中,除了片名外并没有看到任何字幕,鲜琦认为这是张艺谋心虚的表现,“他不敢打上他自己的名字,怕将来产生纠纷。”
  鲜琦还表示,9年前张艺谋如日中天,丽江、广西等地都纷纷邀请他拍摄宣传片,风头无两。如果那个时候自己站出来质疑他,声音肯定会被淹没。而另一个让他默不作声的原因是他深爱着成都,“我是一个成都人,看到别人为成都做了好事,宣传了成都,我也不忍心去破坏,毕竟都是为了成都好。”
  直到张艺谋被卷入铁道部天价宣传片一事,鲜琦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不想和他打官司,也不要他赔钱。就是想让他把脚本拿出来比对一下。”即便如此,鲜琦称他还是非常喜欢张艺谋的一些作品,“像《红高粱》、《菊豆》,拍得非常好。但是这些年他拍的作品已经不是代表老百姓了,他是在为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拍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8958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