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有一块金牌留给历史补发 丘索维金娜令世界动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3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5729
核心提示:见下文
陈一冰,银牌;埃蒙斯,铜牌;伊辛巴耶娃,铜牌;丘索维金娜,第五名;刘翔,倒在预赛…… 
  每一届奥运会,都有老将的离别。他们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体育,他们梦想在奥运金牌的辉映下激流勇退。但大多数人不能如愿。
  人生自古伤离别。中国男篮对阵英国队,纯属荣誉之战,也是中国几员老将奥运最后一战。姚明在解说席上,看着1996年就开始征战奥运的王治郅,肯定百感交集,后来他说:“看到王治郅,我突然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故事传唱了千年……”
  这些老将并不完美的谢幕,他们的身影,他们带着眼泪的笑容,会被后人长久铭记吗?许多年后,午夜梦回,他们会不会想到,生命中曾如此渴求一块用来告慰青春的金牌?直至迟暮之年,这块失之交臂的金牌或许始终硬硬地梗在生命中,或许早已随时光而飘散,比轻风还轻。
  然而,有一块金牌,注定要留给历史来补发。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当昔日强壮得似乎永远不会倒下的拳王阿里,颤微微地点燃奥运圣火时,整个世界都在向他致敬。就在这届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一枚特制的罗马奥运会金牌挂在了阿里的胸前,同样感动了世界——1960年,时年18岁的阿里获得罗马奥运会81公斤级男子拳击冠军,回到美国后,为了抗议种族隔离政策,愤怒的阿里将这块金牌扔进了大海。
  这是历史补授给阿里的金牌,冰凉的金属却凝聚着滚烫的崇敬。
  1988年,李宁兵败汉城,转眼间由时代的英雄,变成时代的“弃儿”,在巨大的失意中退役。在随后的时光里,中国经济腾飞,中国人对金牌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李宁担任万众瞩目的主火炬手,此中意蕴,耐人寻味。当他举着火炬在祥云中“飞奔”时,他与国家、国民,彼此满怀敬意。
  这同样是一枚留给历史颁发的金牌,无形的,也是有形的。
  丘索维金娜,一个令世界动容的妈妈选手,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筹集医疗费,她不得不在体操场上一直坚持下去,儿子不痊愈她不敢老。参加伦敦奥运会时,她已经37岁了。如今她的儿子慢慢好了,她也可以说再见了。若干年后,她的儿子会给妈妈颁发一枚金牌,那是对伟大母爱的致敬。
  在伦敦奥运会之后的岁月里,有许多人,同样会获得历史补发的金牌,这是能够穿越时光的致敬,为了他们年轻时的努力、不放弃,也为了他们秉承这种体育精神开始人生新的阶段。李宁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说过:“体育给我的不止是金牌,它训练了我对目标的坚定和寻找,也训练了我怎样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这是竞技体育运动给我人生最大的收益。”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