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东北的一个小城市,父母都是工人。我是我父母的骄傲,因为我刻苦读书考上了上海的大学,而且大家公认我长得好看,对我家来说,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我父母只能给我很少的钱上大学,上海的消费并不便宜,很多人劝我父母不要让我考上海的大学,我父母还是坚持供我,我想他们也不甘心让我一辈子窝囊在一个小地方,找一个平庸的人当贤妻良母度过一生。
我上大学离开家的时候,我妈暗示过我,女孩子是要嫁人的,既然第一步已经走出去了,就不要回头,如果能嫁到上海,怎么也比回老家要好。我丈夫是我大学毕业之前遇到的,那年他已经工作了,在市政府一个机关当小职员。
我为了留在上海可以说想尽了办法,他是别人介绍给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收入也不高,以他当时的状况要找上海本地女孩还是大学毕业生很困难,上海女孩子都很实际。但是对我来说他的条件有富余,我不是本地人,上海人很排斥外地人,特别是排斥北方人,我能嫁给他就意味着能在上海落脚,不用回到我家在的那个小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我毕业顺利留在上海,进了一家小公司,挣钱不多,但是比较轻松。那时候的我还比较老实的,虽然觉得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两年当中我很想存一些钱把我的父母接来上海看看,让一辈子老老实实的他们也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可惜我没有能力,我挣钱很少,我丈夫也没有那么多钱来操办我们结婚的事。
工作了两年,我们结婚了,和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房子很小,还有他妹妹和父母,非常不方便,经常有矛盾。
他们是典型的上海人家,对人很精明也很势力,我觉得他们其实是看不起我的,我一个外来女子,没结婚就住进了他们家。
我们结婚的时候,他们以节约开支为理由,没有邀请我的父母,他妹妹说,这个婚礼办不办也就那么回事,反正我早就是他们家人了。公平地说,我丈夫对我还是很好的,只是他很懦弱,没有什么本事,没有自己的住房,成家了还寄人篱下,也没什么好争辩的。
那时候我们下班了就在地铁车站互相等着,等到了一起回家,回家吃过饭,出来散步到他家人都洗完澡才回去洗澡睡觉。这样也是为了少和他家人起矛盾。
离开这个人之后我回老家住了半年,半年以后回上海,找到了我丈夫。
我带他到我的大房子来看,终于在上海有了自己的落脚之处。那天他留宿在我家,他说他也在等这一天。我问他是哪一天,他想了想说是等我回来这天。
我对我自己的经历没有什么后悔,我最想说的是我丈夫,所有这些事情他都应该知道,他没问过我,但是他能想象出来,像我这么一个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实际本领的人靠什么换来这些东西,他也读过为他留下的那本书,你说他是怎么想的,他怎么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和我复婚呢?他是什么人啊?!
解读
在现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很难说你的做法究竟是对是错。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重要的是看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很明显,这里受到伤害最深的是你的丈夫,但是你的丈夫的表现也说明了他并不单纯。或许是因为太爱你,不忍提及过去怕会伤害你;亦或是乐享其成,沉醉在富裕生活里?谁又能说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