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发表新年贺词时强调,2012年是关键的一年,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月中旬,广东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涉嫌严重违纪,被“双规”;
5月底,铁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6月下旬,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因严重违纪被“双开”;
7月初,吉林省原副省长、吉林银行原董事长田学仁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对这些高级领导干部的查处,一方面反映了我党在新时期所面临反腐形势的严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央重拳反腐的坚定决心。
在这些腐败高官中,黄胜可谓是“带病提拔”的典型,这样一个明码标价卖官鬻爵的市委书记、一个将权力寻租发挥到极致的“父母官”、一个欲望膨胀生活腐化的无良干部,究竟是如何被提拔为副省长的呢?除了他本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外,在监督和用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也应该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考?
黄胜落马冲击波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是华东、华北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近来,这座历史名城却被一种压抑的气氛所笼罩,原因就在于,已经被“双开”的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其所涉及的主要案情就发生在他主政过的德州。
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黄胜今年58岁,汉族,祖籍山东威海。他曾在曲阜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学习并担任学院团组织领导,后调至山东省委办公厅,相继担任省委办公厅秘书、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94年,黄胜挂职德州地(市)委副书记,后任德州市市长、市委书记等职达10多年。 2007年,黄胜升任山东省副省长,主要分管文教工作。可以说,德州是黄胜的“发家”之地,与他的政治生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