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2014青岛全民工程昨日启动

   2014-05-13 204
核心提示: 昨日,“书香中国万里行·青岛站”暨青岛全民阅读工程启动仪式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发来贺信,张瑞敏、许振超等青岛各界代表共同倡议全民阅读。仪式上,中国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向青岛全民阅读活动赠送了图书。

欢庆网消息:昨日,“书香中国万里行·青岛站”暨青岛全民阅读工程启动仪式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发来贺信,张瑞敏、许振超等青岛各界代表共同倡议全民阅读。仪式上,中国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向青岛全民阅读活动赠送了图书。
  
       据悉,今年青岛的全民阅读活动精心设计了“实施百项阅读活动、建设千家阅读窗口、发放万册免费读物”的“百千万”全民读书活动,将为广大市民提供完备便捷的购书、借书、读书服务体系,营造浓厚全民阅读氛围,争取成功当选“世界图书之都”。

新口号

114项阅读活动丰富多彩

征文活动、书香企业评选活动、“家庭美文”诵读活动、图书流动进基层……记者从2014年青岛全民阅读活动一览表中看到,未来两个月内,总计114项的阅读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涉及的活动地点从各社区村镇、各企业、各家庭、各中小学校、各市级机关到青岛新华书店、各市图书馆、军营福利院等,氛围积极热烈,全方位呼应了今年的活动主题口号“我是青岛人,我爱读书”。其中由青岛出版集团和青岛新华书店承办的童书嘉年华活动将率先启动。

此外,今年青岛市文广新局将举办“适用图书进书屋、进万家”活动,青岛市教育局开展“第四届中小学读书节”,青岛出版集团进行全国少先队“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青岛市新华书店将在书城及各网点举办惠民书展、传承非遗、专题讲座等活动。通过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经过3~5年的时间,以实施“百千万”全民读书活动为重要载体,力争青岛市民人均购书量、人均图书馆藏书量、人均读书量等指标位居国内同等城市前列。

新趋势

微信下单“私人定制”流行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青岛全民阅读工程启动,全国首家微信书城“青岛微书城”昨日也正式上线运营。这一由青岛出版集团与腾讯微信平台合作打造的微信购书平台,可以轻松购买图书、享受阅读服务。据悉,在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一个月内,读者通过“青岛微书城”购买图书,不仅可以享受低于7折的优惠,本地读者还可获得“同城24小时送书到家”服务。

据介绍,“青岛微书城”整合了出版集团旗下青岛新华书店、青岛出版社以及合作出版社的优质图书、音像、文化衍生品资源,通过微信便捷支付和数据挖掘优化,为青岛和全国读者提供便捷实惠的文化阅读服务,并创新推出了“作者签名图书”、“图书私人定制”等特色服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阅读互动,为青岛打造“图书之都”增加全新的阅读交流平台。自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对外试运营至今,“青岛微书城”已完成交易2011单,成交码洋近30万元,成为读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新规划

三年铺设1000家阅读窗口

除了中国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向青岛全民阅读活动赠送图书,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我市将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从今年起,每年组织举办百余项阅读活动,打造多个全民阅读品牌项目,不断提高全民阅读活动质量。以市区两级图书馆、新华书店为基础,分三年时间,规划和发展机场、车站、地铁、酒店、机关、学校、部队、写字楼、企事业单位等区域1000家阅读窗口。结合自动售书机和数字书报刊阅读机建设,建立新型阅读和资讯服务设施平台,构建覆盖广泛的社会化阅读服务体系。

同时,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和参与“图书漂流活动”,向社会捐赠书,资助开展读书文化活动。开展阅读指数测评,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搭建数字阅读平台,如开设“书香青岛”手机阅读专区,市民可在线阅读。开通青岛全民阅读官方微博、微信,推荐新上架的好书新书。

亮点关注

青岛将开设24小时不打烊书店

为方便读者、营造更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记者在昨日“书香中国万里行·青岛”活动采访中获悉,岛城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也有望争取于今年6月底前开业。“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中,近百平米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专区位于书城二层,”据青岛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淑琴介绍,它将与现在书城一层的7-11便利超市上下相邻,实现服务内容优势互补,带来读书赏书、餐饮休闲、数字传媒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新时代阅读体验,从不同层面满足读者多彩的阅读诉求,将更多的文化知识和能量传递给文化爱好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801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