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月成功在西藏墨脱县建成“幸福厨房”后,南方公益志愿者们马不停蹄地继续协作推进“幸福厨房”公益项目。记者昨日获悉,来自广东的7名南方公益志愿者驱车数千公里赶到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藏区,实地回访位于木尔宗乡中心小学、龙尔甲乡中心小学的两间“幸福厨房”学校,并且代表主办方南方日报社、合作伙伴贝亲婴儿用品(上海)有限公司举行简短的挂牌仪式(如上图,南方公益志愿者摄)。
“热天不用再吃变质食物了”
木尔宗乡中心小学位于马尔康县西南方高半山区。学校现有134名学生,均为当地藏民子弟。由于上学路途非常遥远,这134名学生的食宿均在学校。但学校的厨房和食堂设施陈旧,连餐桌都破烂不堪。
去年底,志愿者们去这所学校考察时正值寒冷时节,走进学校厨房,“只见里面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冰箱,可是连冰箱门都没有了。灶台上有一口锅,揭开一看,半锅都是冰!”志愿者德玛说。
龙尔甲乡中心小学也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共有学生142人。小学地处高寒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学生连喝水和洗澡的需求都无法完全满足。
志愿者德玛以及旺波都在广州工作,已经连续3年资助这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考察,他们发现学生们的吃饭问题与读书问题几乎一样严峻和紧迫,因此与南方日报南方公益执行团队取得联系,为这些学校申请建设“幸福厨房”。
今年3月南方公益“幸福厨房”团队通过审核之后,“幸福厨房”项目按照3万元一间的标准向木尔宗乡中心小学、龙尔甲乡中心小学拨付了6万元的建设资金,助其按照当地实际需求购买厨房电器以及必需的教学设施。
就在上周,德玛、旺波以及其他5名广州志愿者一起,驱车往木尔宗乡中心小学、龙尔甲乡中心小学察看了“幸福厨房”的建设情况,并举行简短的挂牌仪式。
志愿者德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两所学校购买的都是非常切合其实际需要的厨房电器设施,包括蒸饭柜、消毒柜、冰柜、热水器、不锈钢碗筷等,基本上做到了全套齐备。“学生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热天不会再吃到变质的食物了。现在有了冰柜,食物可以保鲜。”
9月启动省内“幸福厨房”回访
2011年5月,由南方日报社发起,得到团省委、广东青基会共建的“幸福厨房”公益项目至今已经在广东建成64所,在贵州、西藏、四川建成4所。记者从主办方获悉,广东红领巾基金会捐赠150万元建设的新的68所“幸福厨房”正在接受工程后期审核,预计在9月中下旬投入使用。主办方南方日报社也将联合团省委、广东青基会,邀请幸福厨房监督委员会成员、社会志愿者等一起,启动对广东省内“幸福厨房”回访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