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在伦敦水上中心上演,尽管菲尔普斯没有参加这个项目,但决赛名单中有美国名将罗切特、法国人阿涅尔,以及两位亚洲泳坛的标志性人物孙杨和朴泰桓,可以说这场比赛是本届伦敦奥运会开赛至今最具看点、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场水上争夺,美联社甚至将这场决赛称为“世纪竞速”(Race of the Century),而法新社称之为“巨人之战”(Clash of Titans ),最终,法国人阿涅尔以1分43秒14的成绩赢得这场大战。
赛后阿涅尔说:“(抵达终点后)我不得不两次抬头观看电子屏幕上的成绩榜,以确认自己真的游出了这个成绩。我对比赛有自己的计划,但这个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想,我致力于加速并在最后50米拼了,这奏效了。”赛后,现场观战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还特意挤过媒体区的记者人群,当面祝贺了阿涅尔,在1.98米的阿涅尔面前,奥朗德显得那么矮小。奥朗德对于法国代表团的成绩表示高兴:“太不寻常了,连续两晚收获游泳金牌,这是对法国游泳的最好回报。今晚是阿涅尔值得骄傲的时刻,他鼓舞了整个法国代表团。”
阿涅尔的1分43秒14,是在无高科技泳衣情况下的世界最佳成绩,比2007年菲尔普斯不穿“鲨鱼皮”游出的最好成绩快了0.72秒,被挤到第四名无缘奖牌的罗切特也盛赞阿涅尔道:“他是一个伟大的选手。”
罗切特无缘奖牌,以及孙杨和朴泰桓分享银牌的结果,同样引人瞩目。尤其是那两块银牌对于这两位亚洲游泳的代表性人物的意义,解读起来极具戏剧性。但是赛后西方媒体都把视角放在了法国人阿涅尔和美国人罗切特身上。至于孙杨和朴泰桓,两个亚洲人之间的暗战,俨然与这些西方主流媒体没有半毛钱关系。
然而,三天之前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后的情况却是截然不同的。有超过三十家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媒体对这块中国男子游泳历史上的首枚金牌进行了报道,许多西方媒体把孙杨比作为中国的罗切特,还有媒体评论孙杨,“在夺得这枚金牌之后已经站到了姚明和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的高度,成为了中国体育的又一枚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