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铁甲精兵”的心灵搏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9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160
核心提示:见下文
大漠的风,清凉爽朗。
  坐在野战帐篷里的贾元友,远不如在装甲战车里的贾元友风光,但随着话题的深入,这位铁汉内心那柔软的一面,更加震撼记者的心灵。
  无情未必真豪杰。纵然贾元友柔肠百转,依然不失“铁甲精兵”风范。
  英雄也“心虚”,贾元友最怕的就是“首席射手”黯然离席的一幕在他身上重演
  有两年,是贾元友最痛苦、最难过的。
  2003年,某新型坦克在一营率先列装,贾元友所在的二营暂时排后,他心痒痒得睡不着觉。
  更让他难过的是,到了年底打靶,新老装备齐上阵。坐在旧坦克里,看着人家炮响靶落,速度之快,火力之猛,简直把贾元友看呆了。
  回来的路上,贾元友反复念叨着:“差距呀,差距!”
  一天,贾元友找到同一个新兵连出来的一营战士刘勇,软磨硬泡,想上新型坦克看看。无奈,刘勇同意偷偷让他上车,但有个条件:“脱鞋!”
  贾元友先是觉得“屈辱”,但还是听话地脱下鞋,小心翼翼地走进新型坦克。从此,他走进了一个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先是让他懵了:“新坦克与老坦克完全不同,计算机控制板上密密麻麻的按钮,我一无所知。”他缠着刘勇问这问那,谦虚得像一个新兵。
  一个入伍已经7年的老兵,面对新装备变得一点“脾气”没有,还得经常看人家“脸色”,贾元友的内心其实在忍受着一场煎熬——本领恐慌。 
  转眼到了第二年底,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全团传开:全团“首席射手”张子雷由于不适应新装备,年底被确定退伍回乡。
  张子雷曾经是贾元友的偶像。送别老班长那天,贾元友落泪了,泪水里既有惜别之情,更多的是惋惜和感慨……
  老班长远去的背影,让贾元友头脑清醒起来:在部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发展中,每个官兵都面临着人生的抉择,要么因循守旧,最终被淘汰出局;要么勇敢迎接挑战,完成人生跨越。
  贾元友最挚爱的就是坦克,让他离开坦克,简直如同剥夺他的生命。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在老一代坦克上创造的所有“第一”全部归零,在新装备上重新塑造一个自我,绝不能让“首席射手”黯然离席的一幕在自己身上重演。
  这年6月,二营正式列装新型坦克,这时的贾元友已经全部掌握了新装备火控系统的操作方法,但依然越学越来劲。一次,排长凌晨2点多钟起来查铺发现,贾元友捧着一本书,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得入神……
  指导员周锰是个军事装备“发烧友”,每年都订阅《兵器知识》《环球军事》等杂志,贾元友经常找周锰“蹭”书看。一段时间后,周锰发现贾元友每次还回来的杂志许多页码不翼而飞,贾元友不得不说出实情:自己正在研究外军坦克,看到报刊书籍上的图片资料就忍不住剪下来。
  此时的贾元友,就像战场上杀红了眼的战士,拿下一个山头,又直奔另外一个高地。他随身带一个小本,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记在本子上。仅一个火控系统,他就记下了300多个疑难问题,非要弄个明白不可。他说:“别小看平时的小问题,一旦上战场,就可能是决定生死的大问题。”
  贾元友的“心虚”,其实就是一句话,怕被淘汰,怕新装备来了却没有能力驾驭。
  在逐鹿海空的新时代,“陆战之王”是否已经风光不再?贾元友发出一个铁甲士兵的呐喊
  40摄氏度的夏日塞外,黄昏的最后一抹斜阳,点染着雨后的草原。贾元友兴冲冲地拉着记者去看现场,查勘今天被他一弹击毁的坦克,眉飞色舞地讲解他如何将这颗炮弹精准地射进坦克的胸膛。
  一年能有几次实弹射击?贾元友像今天这样高兴的时候并不多。近几年,他一直在为一件事情纠结着:报刊上常在讨论,坦克作为机械化战争时代的“陆战之王”,在逐鹿海空的新时代,会不会开进博物馆?
  一次军事课上,大家为此争论不休,有人甚至拿出海湾战争时沙漠中的一张张坦克残骸照片。贾元友非常“恼火”,几乎嚷得脸红脖子粗:“重视海空战没错,但绝不能忽视了地面部队!”他的理由也很雄辩:“如果说坦克打不过武装直升机就说坦克无用,那武装直升机被单兵导弹击毁是否也可以说直升机无用呢?”
  贾元友还在自己的军网博客上撰文疾呼:“在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地面战斗中,坦克都是突击的主角。对于陆军而言,地面作战离不开坦克,只要地面战不可避免,坦克就依然是最有效的利器。”
  争论还好,有时被“调侃”就难受了。每当他取得荣誉之后,经常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贾元友你走运了,该提干当军官了吧?”
  这句玩笑话,其实直戳他的心窝子——
  提干当军官的机会,曾惠顾过贾元友3次。第一次,他因为学历教育没有完成,条件不够;第二次,因为准备不足,考试没有通过;第三次,更是命运不济。当时的连长徐斌,曾是他当新兵时的班长。有一天晚上,徐连长把他叫到连部说:“这次团里把你报上去准备提干。”
  贾元友竟然说:“我还是想当炮长!”徐连长气得踢了他一脚:“没出息,你以为得到这样的机会容易吗?”
  后来,贾元友尽管一路过关斩将,还是因为年龄刚过杠,第三次与提干失之交臂。
  这些年,贾元友先后5次代理排长,但新排长一到,他就悄然归位,继续当班长。职位忽上忽下,胃口吊高放低,这样的经历,摊在谁身上都很难做到淡定,可贾元友却做到了。
  今年6月,正在戈壁荒漠演练的贾元友,又一次被免去代理排长的职务,因为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排长到位了。与记者交谈时,贾元友一句话没提自己的失落,而是看似没头没脑地说了另外一番话:“坦克是通人性的,你为它付出多少,它就回报你多少。”
  有人曾和贾元友探讨“出路”问题:“一般战士立了功以后就想着退伍。你立了那么多功,下步打算怎么办?”贾元友总是说:“我非常喜欢部队,非常喜欢我的坦克,我真的还想在部队好好干。” 
  有一次,在野外山上驻训3个月后,部队放了半天假。下山的路上,贾元友问车上的两位战友:“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车长张连超说:“好好洗个澡。”驾驶员杨新军俏皮地说:“吃一顿家乡饭。”俩人回头问贾元友,他说:“洗完澡,吃饱饭,然后美美地睡上一大觉。”
  贾元友说:“其实,我们士兵的梦想很简单,战友信任,领导认可,手中武器长脸,这真的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说着,贾元友又提起他的坦克:“一上车就兴奋,一下车就牵挂,只要炮弹一上膛,心就怦怦跳,炮弹出膛的瞬间,我就感到自己的心和炮弹一起飞了出去!”
  说到这里,贾元友眼里放光:“当武器成为你实现梦想的帮手,当装备变成你履行使命的伙伴,眼前冷冰冰的装备,这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有灵魂、有温度、有生命的亲密战友。”
  从下过煤窑的农家子弟,到驰骋莽原的“铁甲精兵”,贾元友的梦想在大漠戈壁越飞越高
  草原上,记者有幸听贾元友用粤语唱了一首《海阔天空》——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
  贾元友说,每当炮弹命中目标,他和战友们都会通过坦克帽里的“耳麦”,唱一首歌以示祝贺。
  风雨中,有苦也有痛。一次,一场实兵对抗演习鏖战正酣,贾元友爬上坦克,突然一个趔趄滑了下来,左手着地,手腕很快肿起来了,贾元友没有在意,心想过几天就没事了,继续投入战斗。
  转眼到了第二年,他陪班里一名新兵到医院看病,顺便也请医生看了一下自己总感觉不舒服的左手腕。医生大吃一惊:“你手腕断裂了,为什么现在才来?”当即安排他住医院,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手术!
  精兵,就是这样炼就的。
  与肉体的锤炼相比,精神的锻造如同入炉熔冶。2005年底,一再推迟婚期的贾元友接到了未来岳父的“最后通牒”:再不回来就退亲!贾元友犯了难:“自己正担任新兵排排长,咋能说走就走呢?”
  得知贾元友的难处,连队决定破例安排贾元友休假9天。回家后,贾元友立刻和未婚妻到当地婚姻登记所登记。不想,由于贾元友入伍前没办理过身份证,只好重新返回部队开证明,等他再折回来,离归队时间只剩下两天。
  结果,他只给未婚妻买了一副耳环,婚纱照也没拍,俩人到县城“最有名”的馄饨馆花了30元吃了一顿,就算把婚结了。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装扮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