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伦敦冷热上演“交响乐” 民众们尊重多元化并存

   2015-06-19 网络网友48
核心提示:见下文
  
  7月27日,伦敦的早晨,天阴。刚刚热了两天的伦敦又恢复到惯常的阴冷状态,这样冷热交替的天气,仿佛就是伦敦奥运给人的感觉。
  要说热,伦敦奥运很热。例如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媒体的高度关注。一下飞机,奥运记者就能在机场激活证件,走特殊通道,有人指点乘坐机场高铁到市区,再由组委会安排的车辆送到酒店,一气呵成,所费时间不过一个小时,而且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志愿者迎来送往。记者这几天感受伦敦,无论是媒体交通还是公共交通,都指示明晰,而且遇到疑难问求助志愿者,总不会听到记者最怕的一句话“不知道”。这些细小的细节,总让人觉得舒心,组委会这些热情,不炽热,却温暖。
  火热朝天的还有奥运媒体。根据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本次奥运会参赛的运动员有1万多人,而前来采访的媒体却有两万多人。中国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的那天,因为奥运村的访客证限发200张,虽然上午9时30分开始的仪式在9时才派证,但6时30分就已有中国记者在此守候,不到8时半,中国记者的人潮已经挤爆了奥运村的访客大厅。
  但离开了奥运场馆的范围,伦敦人民仿佛都如往常一样过着自己的生活。地铁上多了几张粉红色的贴纸给奥运场馆指明方向,马路上规划出奥运专用车道,特拉法加广场竖立着奥运会倒计时牌,但除此之外,很难再看到更多的奥运痕迹。
  7月27日,伦敦奥运举办开幕式的清晨,地铁里依旧是匆忙的上班族,公园里继续是晨练的市民。特拉法加广场上,有过往的群众来和“离奥运开幕还有0天”字样的倒计时牌合影留念,组委会开始急着张罗卖掉剩余的开幕式门票……这就是伦敦人迎接奥运的方式,冷静得接近冷漠。
  这倒不能怪伦敦人,这个城市天然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气质,况且他们已经经历过两届奥运、无数沸腾人心的体育赛事和皇家盛典。真诚的体育爱好者,早就组织自己的小团队,花60英镑买门票,到海德公园的观众区,相约一起观看大屏幕播放的开幕式。对奥运会没兴趣的人,则丝毫没有凑热闹的心,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
  尊重多元化并存的政府部门,也尽量不过多骚扰对奥运会没有兴趣的民众的生活,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是伦敦在办奥运会,但仅仅是在办奥运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6969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