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昨日,苏州市环保局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上海、江苏、浙江环保部门日前签署 《沪苏浙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启动应急联动监测,同时双方可以在交界3公里范围内互查。据悉,划定共同监管区,实行区域互查,这一做法以后将在长三角交界市(区)推广。
根据上海、江苏、浙江环保部门签署了 《沪苏浙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浙江湖州市、嘉兴市,上海青浦区、嘉定区、金山区,江苏苏州市将成为一个"环保共同命运体"。"不仅要共享跨界区域水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以及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等数据,还将联合监测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大气环境。"苏州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夏健伟介绍,"突发事件发生时,还将启动应急联动监测。"据悉,这是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应急联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各方确定交界地区3公里范围内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名单,并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将重点打击涉水、涉气和涉及危险废物跨界转移的环境违法行为。
据了解,此次的《沪苏浙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是在此前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缔结的2公里范围内双方互查的协议的基础上产生的。2012年上半年,作为先行先试地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率先缔结了2公里范围内双方互查的协议。
"一旦接到秀洲区的环境投诉,我们第一时间通知秀洲区环保部门,并且在边界2公里范围之内,双方可以互查企业,查实后交给对方处置。"苏州市吴江区环保局副局长朱三其介绍,除了执法联动外,吴江区和秀洲区还要在环评、应急方面联动,在环评方面,只要是重大涉污项目,必须通报对方,在应急方面,一旦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必须相互通报。据悉,目前已经成功处置多起这样的环境互查案件。"这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基层直接联动,不用再层层上报给省级,节约了时间;二是2公里范围内的双方互查,提高了监察效率。"有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