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5个小时的飞行,伦敦时间23日我们终于抵达了伦敦。一直以来伦敦的阴雨天,在我们到来时变得风和日丽。
一出廊桥,便是满眼的奥运元素,从建筑物上的招贴画到活生生的奥运服务者。顺着导视标志及志愿者引导,我们沿着媒体专用通道,顺利通过入境、生物信息输入、注册卡激活等,一切很快捷、顺畅,服务者多为五六十岁的老者,他们身着彰显英伦风格的玫瑰粉色奥运服务者服装,可敬、和蔼、不乏幽默,迸发着无限活力。
接机的房东说,多年不遇的晴天,是我们带来的。我们则认为这是对我们暴雨之行的补偿。其实,当你走进普通英国市民的生活,会发现他们对伦敦奥运的态度平淡、冷漠,甚至有些抵触,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只想“避运”。的确,堵车、人满为患给他们原本悠闲的生活平添了诸多烦恼。难怪房东原本到机场只需1小时的车程,现在2个小时都难以完成。
说到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从伦敦人的生活态度上不难找到答案。崇尚学习是英国人的品质和素养,乘坐地铁的伦敦人,不是在读书、看报,就是在用计算机远程办公。
在伦敦,“霸王灯”最能体现其社会管理的“人性化”。英国人只要横过有黄灯的马路时,任何车辆都必须立即停下让行人通行。就连闲庭信步的鸽子,也被尊崇为“女王鸽”而神圣不可冒犯。
有秩序、守信用在伦敦随处可见。在任何一家超市,无论购物的人多少,伦敦人都是自觉排队,自行选择商品种类、编号、扫码、称重、结账,也没有丝毫差池。
在正式感受伦敦奥运之前,记者率先感受到了伦敦这座城市的淡定、从容,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