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刘栋宾
特邀调解员: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心理科主任詹锦华、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陆海红、福建远东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邵建勋
特邀观察员:林巧、吴丽莉、李文涓、谭丽娟等
调解对象:李艳(化名,33岁,普通职员)
李艳最近很痛苦,丈夫欠了很多债,已经半年不知去向了,家里还有孩子和公婆需要照顾,曾经为了还债连房子都卖了。李艳说:“我找不到丈夫,也不知道这段婚姻要怎么继续下去。”看到《晚报调解室》的相关报道后,李艳前来求助。21日上午,《晚报调解室》第八期调解在省红十字会·福州晚报心理援助中心二楼会客厅举行。
李艳:
丈夫你还想要这个家吗?
李艳是莆田人,从小父母离异,跟随父亲长大。对于家庭稳定,李艳看得十分重要,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长大。
李艳的丈夫刘伟(化名,31岁)是江西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随外婆长大。李艳表示,刘伟与父母的感情比较淡,家庭观念比较淡薄。
调解刚开始,李艳就泪如泉涌。李艳说:“我不知道我和丈夫的感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我经常联系不到他。去年他偶尔回来时,我和他也没有什么交流。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还想要这个家。”
李艳说,5年前她和刘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丈夫主动追求她。因为年龄问题,李艳曾犹豫过,后来因为她快30岁了,父亲一直催促她结婚,再加上她觉得刘伟有上进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就接受了刘伟的追求并和他结婚。婚后,李艳的父亲出首付款,资助李艳和刘伟在福州买了一套房子。
詹锦华:婚前了解不够,有点为了结婚而结婚。
婚后,李艳在家带孩子,家庭开支由丈夫负担。几年后,刘伟称想把房子卖掉还债,李艳未与父亲商量就同意了丈夫的要求。但卖房得来的钱到底是怎么花的,李艳称“毫不知情”。后来,刘伟还多次因为债务原因,让李艳找亲戚、朋友借了逾10万元。
陆海红:家庭地位不对等,夫妻双方未能共同参与家庭生活。
李艳说,从去年开始,丈夫经常好几天不回家,去年六月至年底,丈夫有半年时间不在家,今年春节丈夫曾回家,后来又离开了。李艳表示,对于为何长期不回家的问题,丈夫一直没有解释。
陆海红:双方缺乏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