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是由中央财政出资,资助贫困家庭聋儿免费接受人工耳蜗手术及康复的全国性救助项目,旨在帮助无力承担人工耳蜗植入和康复治疗的重度、极重度贫困聋儿重建听力,于2009年在北京正式启动。
据介绍,全国每年新增聋儿2.3万人,其中0至6岁聋儿13.7万,重度、极重度聋儿的比例占到74%,符合人工耳蜗手术指征的聋儿超过万人,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手术量每年约5000例。
据专家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目前世界上此类手术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该手术对医院技术力量、科室技术力量、仪器设备、患儿自身条件要求非常高。语后聋儿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基本能恢复到失聪前状态,语前聋儿如果能在一岁左右植入人工耳蜗,并很好的进行康复训练,最好的效果是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由于医疗费用高昂,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错失最佳治疗时期。
此次和平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手术医院,主要承担对国家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经初筛确定的聋儿实施复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开机、调机等任务。
该项目将对符合资助条件聋儿的手术费用、人工耳蜗、康复训练等进行全额资助。今年,该院将为256位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帮助他们告别无声的世界,重建听的希望。
记者在医院病房见到了河北省首位免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聋儿董恒达。4岁的小恒达带着助听器,开心地玩着玩具,对前来看望他的省残联和医院领导露出开心的笑容。包括小恒达在内的5名患儿将在近日陆续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据了解,河北省每年新增聋儿1000余名,75%左右符合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指征,每年由国家、河北省和社会资助实施手术200余例。2002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喉科在河北率先开展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曾是王永庆“启聪工程”电子耳蜗捐助计划和国家项目救助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计划初筛单位。10年来,该院先后发起“让聋童回到有声世界”听力助残百个家庭公益活动、耳聪工程和“耳聋助听工程”等活动,帮助众多名聋哑人找回失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