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正午炙热的阳光,“特呈车渡1001”号轮渡从湛江市区徐徐驶向特呈岛。“1001”号轮渡能装下10辆客货车。轮机长陈自兴说,自从港湾装上了航标,航道就像湛江市区的马路一样醒目,驾驶变得既轻松又安全。
陈自兴是特呈岛人,在渡口干了12年。对于岛上渔民出行航道的变化,他一路亲历感受最深。特呈岛是一座孤岛,岛上有7个自然村,4800多口人。居民以海上捕鱼、养殖为主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条渔船。多年来,由于海上通道没有航行的标志,特呈岛通往外界的海路不通畅,导致交通船、渔船误航而发生事故,遇上危险天气、夜间航行,更是险象环生。
特呈岛党总支书记陈佑说,长期困扰特呈岛的行路难、卖鱼难、饮水难、避风难的“四难”现已基本解决,但随着岛上旅游升温、游客增多,居民出行、出海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设海岛高速通道成为又一突出问题。
2007年,广东海事局湛江航标处与特呈岛结对共建。湛江航标处积极筹集资金,派出技术人员上岛测量、定位,一个月就确定了特呈岛通往湛江市区的轮渡航线,新设5座灯浮标,改造1座灯浮标,岛上居民前往湛江城区有了一条快捷的航道。
现在,岛上每天与湛江市区开行8个航班。陈佑说,村民进城确实方便了。这几年,岛上村民每逢婚庆喜事,都爱到城里办酒宴。要在过去,天色晚了看不清航道,没人冒险驾船,村民就回不来。现在有了航标,村民经常包船进城赴宴,晚上同样放心行船。
湛江航标处处长叶福耀说,为小海岛居民提供通航服务不是海事部门的“规定动作”,但他们看到了主动服务的社会效应。2008年9月,湛江航标处又在特呈岛通往捕鱼区南山岛区间,设置了5座灯浮标,开辟了一条供渔船进出的便捷通道。特呈岛渔民进入捕鱼作业区,由以前的两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同时还可以节约一笔可观的油费。
特呈岛渔船避风港进出口狭窄,遇到台风时,渔船进港速度较慢。航标处在此专门设置了灯桩2座,为进出特呈岛船舶提供优质安全航海保障服务。
开建一条航道,造福一方百姓。受惠于特别航道的特呈岛渔民,满怀喜悦和感激,将一幅写有“为渔民排忧,解海岛路难”的锦旗送到湛江航标处。
近几年来,湛江航标处投入300多万元,在特呈岛、南山岛、东海岛、东头山岛等海岛和渡口,设置航标23座,湛江辖区海岛村民及船舶进出海岛难、避风难等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