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日前,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和朝阳区教育学会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分会主办的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祖雪媛校长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思想及特色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史根东博士、北京教育学院李方院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中心谢春风主任等出席本次活动。
在这里读懂尊重教育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在实施“ESD”项目和推进“为学生创建一座乐园”的过程中,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办学过程的始终,逐步提炼出“尊重的教育”这一核心价值观,为师生搭建起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平台,成为一所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校。
作为白家庄小学的校长,祖雪媛把“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融入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中,渗透在环境建设上,落实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开满尊重之花的校园、幸福成长的乐园!让我们走进白家庄小学,去读懂当今中国尊重教育的真谛所在!
尊重之苗破土而出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宽容与爱心基础上的,是存在于师生平等的心灵交流中的。尊重学生的基本需求,不仅是教育发生的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祖雪媛校长指出,正式基于学校历史与现状、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理论、师生成长与发展规律、多址办学的成绩与问题这四个方面的全面把握和深刻反思,学校提出“创建一座学习乐园”的办学目标,把“尊重教育”理念作为学校的教育精神,并进一步把“尊重教育”的内涵扩展为:尊重所有人(包括未来的人),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资源和环境,并由此开始了“尊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历程。
什么是尊重?尊重生命?怎么尊重?在尊重教育理念提出后,祖雪媛校长和教师们一直在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尊重教育的鸿图愈加清晰,尊重教育的蓝图一一展开:尊重是一种态度:是能够从眼神、表情、动作中感受到尊重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温暖平静的感觉是一种清澈流畅的感觉是一种令人奋发向上的感觉是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尊重就像那盛开的花朵,就像那婀娜的杨柳,就像叮咚的泉水,和无边的草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确定了实施尊重教育的目的:通过研究让孩子在感受尊重中学会尊重,让尊重成为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2001年9月,白家庄小学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这一年,白家庄小学的“尊重的教育”大幕正式拉开!尊重教育——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理念在白家庄小学破土而出,迎接她的将是阳光雨露和白小人对教育的孜孜追求!
尊重之树茁壮成长
初进白小,你就会被校园中处处渗透和弥漫的“尊重”教育文化氛围所感染——走在校园中,看到最多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到最多的是老师们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感受最多的是“尊重”带来的温馨、文明、团结与和谐。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价值都被肯定和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以张扬。祖雪媛校长把尊重教育比作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