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挖掘传统庆典精髓 丰富民俗文化核心

   2014-04-28 295
核心提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后诞辰祭祀大典,在四月下旬将在天津,广州,莆田,法兰克福等海内外各地举行。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复苏。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后诞辰祭祀大典,在四月下旬将在天津,广州,莆田,法兰克福等海内外各地举行。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复苏。

传统庆祝方式复苏

红灯笼、腰鼓队、飞镲、秧歌、高跷、竹马、舞龙舞狮等等表演无不彰显着节日的气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庆祝方式的回归。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统的发掘与保护,像”天后诞“、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民俗文化中的老传统,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民众的目光,在原汁原味的表演中,使得昔日的盛况生动重现。

继承并重建节日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节日承载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正是因为节日承载了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表现传统文化,并将文化的现代意义与传统相结合是这些节日的职责所在。重视并发展节日内涵是国家凝聚的重要手段。

发扬传统文化是关键

节日表演是节日气氛塑造的重要手段。舞龙舞狮、巡游等活动更应该得到保护与宣传。重视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扬,是保护传统节日健康发展,提高民众文化自觉的重要方面。应当鼓励年轻人多了解传统文化,增加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要深入发掘和阐述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去做更加深入人心的宣传普及工作。针对年轻人的特点,要注重对网络宣传的运用。鼓励并支持更多的传统文化表演团队在专业庆典网站如欢庆网等网站上做更多宣传。

“天后诞”是传说中的海上保护神——天后妈祖(公元960年—987年)的生日,相传天后生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本名林默,二十八岁于湄洲岛登峰羽化成仙,每逢有人在海上遇难,她都会现身救人,人称”妈祖“。元代敕封其为”天妃神“,清朝康熙时加封其为”天后“。后世人多建天后宫、妈祖庙供奉她。更将她的出生之日定为”天后诞“。今年是天后诞辰1054周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615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